运动神经元病h剖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类及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标准 治疗与护理 2014-09-16 患者薛鄂鸣,男,62岁。 主诉:四肢乏力2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3月余。 病史特点: 患者于2年余前(2012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开始自觉四肢轻度乏力,日常生活无受限,盖被时感轻度憋闷,有咳嗽、咳痰,至当地医院诊断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后肢体乏力渐加重于2013年3月至湖北省人民医院住院. 患病后精神状态差;鼻饲饮食;睡眠差;留置导尿,引流尿液无色透明澄清,无结晶及絮状物;大便便秘;体力下降。 既往主要病史:20年前曾有肺结核病史,治疗后好转,未复发,有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史10余年,一直口服美托洛尔、能气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地戈辛、螺内酯,2009年行左肺下叶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异物肉芽肿,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定义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选择性侵犯人体运动性进行性恶性神经系统变性病。 由于运动神经元控制着使人能够运动、说话、吞咽和呼吸的肌肉活动,当运动神经元受损后,患者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所以又被称为“渐冻人症”。 我不是植物人,只是全身渐渐不能动了; 我有话要说,只是说不出来; 我很想吃东西,但是不能吞咽; 我很想抓痒,但是手不能动; 我很想活动,但是脚站不起来; 我头脑清楚,但只有两眼会动; 请帮我尊严的活着,安宁的死去。 ——台湾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协会 MND 被称作“世纪顽症”,病情进展十分凶险。在中国,有20万“渐冻人”,实际上可能更多。 生存期:自确诊后, 2-5年(多),10年以上(少10%),50年(霍金1人); 高发区:太平洋关岛地区; 年发病率:2~3/10万; 发病年龄:40岁左右(多); 性别比例:男性:女性=1.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谷氨酸兴奋毒性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 基因突变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氧自由基等方面 分类及临床表现 分型不同,临床表现。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最常见。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受损,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表现。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仅脊髓前角细胞受损。下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 进行性延髓麻痹 :脑桥及延髓运动神经核受损。 原发性侧索硬化:仅锥体束受损。极少见。 进行性脊肌萎缩(累及下运动神经元) 1)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Werdnig-Hoffmann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部分母体宫内 起病,胎动减少,其余出生后3个月内或更长时间 发病 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多从近端开始,患儿髋外展、足外翻,翻身、蹬脚不能 抬头困难;胸廓肌受累,吸气时胸廓塌陷;可出现球麻痹致吸吮无力、吞咽困难,舌肌可见束颤 患儿各种深、浅反射均消失。常因呼吸麻痹于18个月内死亡 进行性脊肌萎缩(累及下运动神经元) 大多为遗传性。常见首发症状为双上肢远 端肌肉萎缩、无力,也可单侧起病,累及 双侧,逐渐波及前臂、上臂和肩部肌群。 受累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可见肌 束颤动,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感 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无障碍。 根据起病年龄、肌无力类型、遗传方式分为: 1)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 2)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 3)成人型进行性脊肌萎缩 辅助检查 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 肌电图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传 导速度和阻滞测定、胸锁乳突肌检查; 脊髓和脑干MRI检查; 肌肉活检。 诊断标准 必须有下列神经症状和体征: 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特征(包括目前临 床表现正常,肌电图异常); 上运动神元病损特征; 病情逐步进展。 根据上述3个特征,可作以下3个程度的诊断: 肯定ALS:全身4区域(脑、颈、胸、腰骶 神经支配区)的肌群中3个区域有上、下 运动神经元病损的症状和体征; 拟诊ALS:在2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 元病损的症状和体征; 可能ALS:在1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 元病损的体征或在2~3个区域有上运动 神经元病损的体征。 下列依据支持ALS诊断: 一处或多处肌束震颤; 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但远端运动传导潜伏期可以延长, 波幅低; 无传导阻滞。 ALS不应有下列症状和体征: 感觉障碍体征; 明显括约肌功能障碍; 视觉和眼肌运动障碍;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