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球同步卫星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 地球同步卫星的发明 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的原理 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同步卫星通信的优缺点 同步卫星的应用 结束 一、地球同步卫星的发明 1954年,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提出通过人造卫星传递通讯传播的构想。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0年,贝尔实验室与美国航空航天局联合研制出“低空通信卫星”,并将其发射上天。 1962年,贝尔实验室将被动式改为主动式,设计出结构更为复杂、信号可放大和传输的通信卫星Telstar1。 1961年,罗森研发团队修建了地面接收站和在实验室成功转播了电视信号。 同年8月,美国航空航天局与他们所在的休斯公司签署了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合同。 1963年,在罗森团队的努力下,经过两年的辛苦工作,美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同步卫星。 1964年,首次通过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实况转播了东京奥运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全球电视观众同时观看异国他乡发生的事情。从此,让全球的电视观众可以在家中收看到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和风土人情等。 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 1984年4月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1997年5月12日月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三轴稳定的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 二、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的原理 卫星通信,简单的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以此来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它是一种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承载多种通信业务,是当今社会重要的通信手段之一。 三、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 空间分系统 空间分系统即通信卫星,起无线电中继站作用,主体是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转发器(微波收、发信机)和天线,保障部分星体上的遥测指令、控制系统和能源装置等 2 监控管理分系统 监控管理分系统主要负责对定点的卫星在业务开通前、后进行通信性能的监测和控制(如对转发器功率、卫星天线增益、各地球站发射功率、带宽等参数进行监控) 3 跟踪遥测指令分系统 跟踪遥测指令分系统负责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准确进入静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定期对卫星进行轨道修正和位置保持 4 地球站 地球站是微波无线电收、发信台(站),用户通过他们接入卫星线路。主要包括:天线、发射设备、功率放大器、接收设备、信道终端设备、跟踪/伺服设备以及电源设备等等。 四、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的特点 与其它通信手段相比,卫星通信具有许多优点: 一是电波覆盖面积大,通信距离远,可实现多址通信。 二是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三是通信稳定性好、质量高。 卫星通信的成本与距离无关。 同步卫星通信的缺点 设备复杂,存在时延 存在通信盲区。 存在回声效应。 需要解决星蚀及空间干扰问题 小知识: 星蚀 所有静止卫星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各23天中,当星下点(卫星与地心连线同地球表面的交点)进入当地时间午夜前后,卫星、地球和太阳共处在一条直线上,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而造成星蚀;此时一般靠星载蓄电池来供给能源。卫星位置西移1o,星蚀开始时间可推迟4分钟,东移1o则可提前4分钟。 日凌中断 在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当卫星星下点进入当地中午前后时,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天线在对准卫星的同时也会对准太阳,会因接收到强大的太阳热噪声而使通信无法进行,称为日凌中断(每次延续约6天);月亮也会引起类似问题,但其噪声比太阳小的多,不会造成中断。每天出现中断的最长时间与天线口径、工作频率有关。 五、地球同步卫星的应用 同步轨道静止卫星主要用于陆地固定通信,如电话通信、电视节目的转播等,但也用于海上移动通信,不过,它不象陆上蜂窝移动通信那样有那么多的基站,只有卫星是一座大的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依然设在岸上(称为岸站),海上移动终端之间(即船舶与船舶之间)的通信,需经卫星两跳后才能实现   倾斜轨道和极地轨道同步卫星从地球上看是移动的,但却每天可以经过特定的地区,因此,通常用于科研、气象或军事情报的搜集,以及两极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通信。    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的连续工作。在遥感应用中,除了气象卫星外,一个突出的应用就是通过地球同步轨道上的4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高速率地传送中低轨道地球观测卫星或航天飞机所获取的地球资源与环境遥感数据。 我国自1972年开始运行卫星通信业务,目前全球共有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约210颗。中国的卫星通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发展速度仍比较缓慢。注册的卫星运营公司已有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鑫诺卫星通信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