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是仲明先生年諩(譜)- 薦舉各疏附
歲次乙卯重鐫《是仲明先生年譜》承緒堂藏板
【薦舉各疏附】
江蘇學政尹(會一)疏
竊臣前奉
聖訓江蘇風氣浮薄,不獨衡文為重,并當敦崇實行作養真才,臣謹祗遵訪得常州府陽湖縣屬,有布衣是鏡者,品端學邃(sui),居於江陰接界之舜山,教授生徒,安貧樂志,不務聲華,此等務實山人,不比在庠諸生,自宜格外優禮,以示鼓勵。臣前劄(zha)駐江陰,相距不遠隨減從造廬見其人,年近五旬,舉止言動,大有儒者氣象。臣於謀面之頃,得其梗概,謹先奏。
聞容再加體察,如果才堪適用,另行奏請
欽定伏祈(睿)鑒
江蘇學政尹(會一)疏
臣前聞陽湖縣布衣是鏡,品端學邃,授徒於舜山隴次,樂志安貧,人鮮知者。臣曾造廬親訪謀面之頃,見其舉動不苟,言論通達,業經奏明,再加細察,今臣科試旣竣,由江寧回江陰,復見其人,遂與講求修己治人之道,無不井井有條明理而兼曉事殆心慕邵雍而願學以終身者 臣 觀其資性聰穎,表裏相符,允為適用通儒,應請皇上不次廸簡以勵士氣,為此據實舉奏,伏祈 睿鑒施行。
江督高(斌)疏
竊臣接准吏部咨開,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五日內閣抄出初四日奉
上諭聖賢之學行本也,文末也,而文之中經術其根柢也詞章,其枝葉也,翰林以文學侍從,近年來因朕每試以詩賦頗效力於詞章而求其沈酣六籍含英咀華究經訓之閫奧者,不少概見豈篤志者,鮮與抑有其人,而未之聞與夫窮經不如敦行,然知務本則躬行為近,崇尚經術良有關於世道人心,有若故侍郎蔡聞之宗人府府丞任啟運研窮經術敦樸可嘉近者,侍郎沈德潛學有本源,雖未可遽目為鉅儒,收明經致用之效,而視獺(ta)祭為工翦綵為麗者迴不侔矣,今海內昇平學士大夫,舉得精研本業,其窮年矻矻(ku)宗仰儒先者當不乏人,奈何令終老牖(you)下,而詞苑寡經術士也,內大學士九卿外督撫,其公舉所知不拘進士舉人諸生,以及退休閒廢人員,能潛心經學者,慎重遴訪,務擇老成敦厚純樸淹通之士,以應精選勿濫稱朕意焉,此欽遵敬讀之下仰見
皇上崇尚經學敦本務實造就人材之至意臣謹遵 諭旨慎重遴選有江蘇布衣是鏡年五十五歲,係常州府陽湖縣人,潛心經學篤志勵行,不求聞達,臣不敢以布衣壅於
上聞又有江蘇舉人吳鼎年四十六歲,係常州府金匱縣廪(lin)生中式,乾隆九年江南甲子科研窮經學品行端謹,現在臣署教孫讀書素所,深知又有江蘇監生翁照年七十二歲,係常州府江陰縣人,沈酣經史老成敦樸,雖年踰七旬,精力尚未衰憊,以上三人均係經明行修之士堪以應選理合恭摺奏
聞
蘇撫吳(元炳)疏
竊照貞節孝行例應,年底彚題茲查江蘇省光緒三年分據陽湖縣詳報巳故孝子是鏡造具事實冊結詳送前來臣復核無異該孝子是鏡與
旌表定例相符旣協輿評宜邀
寵錫仍照例於各本籍府州廳內官為建立一坊,毋庸按口給銀,如本家自願建坊并紳士捐建者,均聽其便,以順輿情,除將事實冊結送部核查外,謹會同兩江總督臣沈葆楨,江蘇學政臣林天齡合詞具題伏祈
皇上聖鑒敕部議覆施行。
是仲明先生襍(za)箸。
述祖
悠悠我祖曰降自天盤古首出羲皇繼焉生之育之于以蔓延。
至于黃帝分姓分氏一本漸歧秦越異視緬焉以思吾是之自。
代居營陵郡曰北海本姓為氏郡相所改曰民無上夫亦無慨。
改姓之祖是曰子羽依繇避亂東吳羈旅惇(dun)典以庸文武克舉。
初封為侯晉秩尚書總平百官兼領薄書決斷如流從容自如。
優于文學書其末藝命教諸藩心畫以示以輔太子太子敬事。
事先諮詢然後舉行動輒規晦先盡厥誠又傳魯王大義首陳。
南魯二宮時初并立公以為嫌抗疏剴切禮宜隆殺上下之別。
上下無別教化無本失之朝廷民曷有等再四陳辭吳主斯允。
呂之釁刁舉朝諾諾于以詢公公獨諤諤嚴威以臨公乎自若。
遣使於蜀諸葛初老有典有文申固盟好不辱君命益見通曉。
蔚然高第曰公之家主曰不然是人不夸鑾輿以臨茅茨土階。
享以蔬食作而曰噫其儉如此其德可知臣盡如此安用法為。
惟公之德克儉克慎不受施惠遇寵若震自奉惟薄困窮力振。
事上惟勤與人惟恭立身無過人短弗攻不治生業蕭然素風。
惟公之薨(hong)家無儲殮以時服素棺素輿貴賤一致始終不渝。
國朝呂壹喜于攻訐獨至於公無暇可摘史典昭然敢用敬述。
自是而後實鮮聞人北魏之寶曾為將軍唐有秘書博物洽聞。
千有餘年寥寥如是昭代以前失其譜系雖欲考之不可考矣。
當元之末天下大亂盜賊蠭(pang)起萬民離渙吾祖安三遂荒省岸。
有子名崖焦里是贅內外克諧覿(di)德心醉于焉以居鍾英毓瑞。
是為吾宗別號焦里青山如龍在乎其尾江水從容遠遠不巳。
聚居其間世有隱德或錫冠帶年過大耋或擊登聞萬夫之傑。
是人為誰號曰衡軒情切漕弊登聞乃宣天子曰嘉錫之職銜。
官曰鎮撫以榮閭里惜未出治徒為觀美伏櫪悲鳴坐老千里。
出而仕者政績昭然或誦而讀青衿聯翩或耒(lei)而耕綠野雲煙。
或商而賈資生什之致福好行其德浚河賑饑黌(hong)宮修飭。
或武而毅力挽強弓或孝而友克順克恭甚或刲(k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