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分子驱油剂.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东营市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申报材料 项目名称:高分子生物驱油剂 申报单位: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 张茂强 联系电话:0546-2065588 2062668 二00九年十一月 目 录 1、高分子生物驱油剂项目建议书 2、高分子生物驱油剂产品检测报告 3、高分子生物驱油剂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4、用户意见 5、东营市科技计划专项合同 高分子生物驱油剂项目建议书 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一.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1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分子生物驱油剂是以生物酶其机理:培养耐温、耐盐离子菌种。东部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稳产难度很大。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改善三次采油为手段,延长油田稳产期聚合物驱就是一种最常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方法,但由于聚合物驱的药剂费用较高,且不同类型油藏聚合物驱的效果相差较大,溶液很粘稠大分子是长而细的链状体,在溶液中运动的阻力很大。降耗系统配套技术三次采油油气水处理工艺配套技术我国在80年已筛选出了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采油中的应用已扩展到小规模成片油田,对地面法和地下法均进行了尝试进入90年代以来,加快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步伐,新型调剖堵水剂――黄原胶的研究已取得实用性成果,开发研究出的新菌种能降低原油界面张力60%,而且具有耐压24 MPa。近几年来,先后从美国、加拿大引进微生物产品和微生物采油技术,从多方面来加快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难度,缓蚀剂阻垢剂无机凝聚剂近几年,先后从美国、加拿大引进微生物产品和微生物采油技术,从多方面加快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经济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14至16。 增产的最佳有效期8~12个月(最高达18个月)。现场施工中,单井每次处理注入菌种量为53.0~102.2 L;单井平均每次注入菌种量为113.6~151.4 L中科院、南开大学和克拉玛依石油化工研究院多家科研机构参加了与油田有关的联合研究工作,为室内试验尽快转入矿场试验。掌握了基本的菌种培育技术,拓宽了技术应用领域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开发了适合原油开采的HEA系列水基降粘剂及ORV系列油基降粘剂。ORV系列油基降粘剂系由含较强极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和其他助剂组成,分子中极性较强的极性基团可与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分子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因此,对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适用于含水较低且粘度较低的稠油体系的开发。室内评定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对冀东104-5区块稠油(样品在400C下粘度7.5 Pas),在300 mg/kg加料量的情况下,降粘率只70%以上。开发出了适合辽河油田和胜利油田孤岛特稠油GL系列乳化降粘剂,将研制出的GL系列稠油乳化降粘剂应用于辽河、胜利特稠油的降粘,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1995年率先开展了将微生物处理技术用于针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组分的研究,1996年进入矿场试验阶段,1996-1997年先后在辽河千12块进行微生物吞吐26井次,取得良好效果。在油田驱油试验,取得了中心井区提高采收率13.4%,提高剩余油采收率30.4%从室内试验到实施总体上达到了国领先水平。是在特定条件下生长过程具有表面活性的。一方面具有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共性,另一方面又有稳定性好、抗盐性较强、受温度影响小、能被生物降解、无毒、成本低的特点。。其机理:作用是基于它的两种特点:长链(线)状的分子结构和分子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团细菌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技术的成本通过配方,以减少表面活性剂损失,降低采油费用。技术局限性在于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到破坏,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本身有造成沉淀的危险性,并且培养微生物的条件不易把握。因此,培养耐温、耐盐、耐重金属离子菌种,在物质分解,降低油的粘度传统的能量交换方式反应条件 3.3.4项目技术创新点 该项目产品在研究主要集中在:(1)(3) ① 本项目是一种多组分复合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剂进入油层的深部,与的热能一起发挥驱油和降粘作用。和扩散功能使吸附于岩石的油膜从岩石表面脱离和扩散而采出驱油剂进入地层后与原油接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水包油乳状液,降低稠油粘度,降粘率达%以上;驱油剂与岩石表面接触,使岩石亲水,降低流动阻力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依然存在热损失大和能量利用低等一系列问题,并且石油中的性物质也容易遭到破坏,因而大大限制了该的应用。为了,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强极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对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评定结果表明,技术局限性在于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到破坏,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