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美的范畴 范畴:范畴是已经经过无数次实践的证明,并已经内化、积淀为人类思维成果,是人类思维成果高级形态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 中国——意境与传神 意境: 1、意境是创作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第五讲 美的范畴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该诗描绘的景是静谧的,抒发的是宗教情感。由环境的静进而阐述内心的静,诗人贾岛在不动声色之中把宗教情感抒发出来。 第五讲 美的范畴 2、意境的特征: *形象生动 *创作主体的情感判断 *精湛的艺术技巧 诗的意境,原在《风》《雅》《颂》之上继续探索和追求,但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用白话文写诗,语言文字丧失了原来在古诗中的魅力,有传统意境的作品已不多。 诗应有自己的界限,此界限为:意境 意境的核心:情 诗要用于情感的表达(诗的本质是抒情) 第五讲 美的范畴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乐”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23岁)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第五讲 美的范畴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愁” 《上三峡》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流放夜郎时的作品。全诗虽仅八句四十字,却充分表现了诗人上三峡时行路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痛苦。同时气象雄伟,意境开阔,又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第五讲 美的范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离别的怀念”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第五讲 美的范畴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别的怀念”(眼泪汪汪) 第五讲 美的范畴 传神 (1)含义:传神在艺术中主要是指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也包括花鸟鱼虫的传神。 (2)传神理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A:主体意志与表现客体的完美结合 传神是寓情于人,只有对表现客体有了理解才能更好地表现客体,也才能激起主体意志对表现客体的感情。 这种“灌注”,即使作品栩栩如生,为艺术之最高境界。 例:古希腊雕塑《大卫》,罗丹的雕塑,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尤其是《拉奥孔》群雕,表现了生气活现的艺术。而我国传统的老庄思想中,艺术是讲求自然的,唯有结合自然的创作,才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第五讲 美的范畴 B: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在传神的人物形象中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都是通过鲜明的个性反映出人物的社会本质。 例:印鉴。古代文人的身份识别。从中可以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意境的塑造是:非彻底地改造自然对象,而是把个人与事物的物理与化学属性完美地结合。 中国的玉佩、玉雕与西方钻石的比较。玉佩玉雕,讲求将瑕疵放在作品中,并恰当地利用这个瑕疵,让其成为点睛之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白菜玉雕,上面雕了栩栩如生的虫子。而西方的钻石讲求的是毫无瑕疵,任何瑕疵只会降低作品的身价和品位。 第五讲 美的范畴 C:高超的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