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海相生油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日期:
指导教师:
目录
简述……………………………………………………3
海相地层的特点…………………………………4
海相地层的生油原理……………………………5
海相沉积…………………………………………6
海相石油的特点…………………………………8
我国海相生油现状分析…………………………8
中国海相生油理论的发展与实践………………10
参考文献………………………………………………13
简述
海相生油是海相沉积层生成石油的泛称。海相生油是世界油气勘探的主要趋势。
人类发现并利用天然气和石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手段发展石油、天然气只是近100 年的事情。经过不懈的理论探讨和勘探实践,人们逐步确立和完善了系统的油气生成、聚集以及油气藏形成、分布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础和结论都认为,石油的生成和油气藏的形成都是在特定大地构造单元内的海相环境中进行的。
早在1863 年, 加拿大著名石油地质学家T.S. 亨特就阐明了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前苏联地球化学之父B·A·别纳科依在其名著地球化学概论》中指出,石油是海洋生物生成的。1943 年美国地质学家W·E·普赖特再次强调:“石油是未变质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层中的组成部分。”
“海相生油”理论认为,浅海之中生活着极小的动物———“浮游生物”,每年都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死去并且沉到海底。河流又把大量枯萎的植物和淤泥带到海洋,植物和浮游生物混合在一起,然后淤泥和盐分又把它们覆盖起来,于是在海底形成一种沉积物。淤泥沉积物越积越厚。海水加在淤泥上的压力很大,这时候,淤泥沉积物结晶成岩———海相沉积岩后,深埋地下一定深度, 就开始生成油气。这一过程不断地进行着。目前,欧洲、美洲、中东等许多地区,都找到了海洋环境生成的大量石油。
一、海相地层的特点
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0.1%)。当陆相湖泊达到半深水、深水环境时,同样也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与保存, 但一般情况下总体规模不如海相盆地。
海相地层沉积稳定,沉积相类型少,生油岩和储油岩变化少、分布广,好生油岩和储层在盆地内广泛分布。这就保证了生成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能及时的运移到优质的储层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聚集成油气藏。
岩溶、礁滩体和白云岩储集层是目前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主体类型,这些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碳酸盐岩次生孔洞的形成受深度控制不明显,深层存在优质的储集层。这些碳酸盐岩储集层经受了多期叠加改造作用及准同生期沉积成岩作用,早期孔隙发育,后期在构造控制下发育多期次喀斯特溶孔和裂缝孔洞,烃类充注后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控制深部溶蚀与次生孔隙的形成,因此有效储集层发育受深度控制不明显。
二、海相地层的生油原理
海相油气生成模式可归纳为下列几种。
1、油气可由壳源有机质生成。Pb 同位素证据表明,贵州东部与汞矿共存的沥青便是有机成因。
2、油气可由壳—幔相互作用生成,由地幔流体对沉积有机质的加热、催化作用而生成。如辽河断陷古近系的油气。
3、油气还可通过费-托合成反应而生成,如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砂岩的沥青。
上述后两种模式形成的深部油气是通过断裂体系向上运移到合适的层位而聚集成藏,但也可能由于断层开启到地表而使大量油气散失。这一模式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以陆相油气藏为主,而国外则以海相油气藏为主,同时也指明了勘探方向,即在中国油气勘探要向深层拓展,即向海相地层或基底、花岗岩、火山岩拓展。近几年,四川盆地普光生物礁气田、松辽盆地庆深火山岩气田的发现便是典型的成功勘探实例。杜乐天认为,“所谓‘海相生油’,实质是大陆边缘裂谷生油,所谓‘陆相生油’,实质是大陆内部裂谷生油, 其实深部因素都是软流层上隆和烃碱流体上涌。盐(还有碱、膏、硝)—油—气—金属矿床四者多处紧密共生,乃是地球内部HACONS 或烃碱流体最雄辩的证明”。杜乐天等进一步阐述了油气矿床与金属矿床都是热液矿床, 在成因上没有截然的区别,而且油气中也有大量金属成分,这些均与地幔流体碱交代作用有关, 结晶基底中油气藏的不断发现,表明油气主要是自下而上迁移的。
圈闭定型与稳定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前提,否则早期生成的油气如果没有合适圈闭将不能聚集,或者前期聚集的油气在后期圈闭调整过程中遭到破坏,或油气再分配。塔里木、鄂尔多斯及四川盆地多套生、储、盖层系均经历了多旋回叠合和改造作用,构造演化引起的油气散失与再分配成藏过程十分复杂,而油气的充注期次大部分地区都在一次以上。中国海相盆地烃源岩往往有多套,且生烃期长,关键成藏期多,油气发生混合充注比较常见,因此多期充注是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外随钻测井发展历程介绍.doc
- 国网电力职称英语阅读理解(第二版)介绍.doc
- 国网信通部关于报送变电站通信光缆隐患整治典型经验介绍.doc
- 国学常识竞赛介绍.doc
- 国学经典《论语译注》介绍.doc
- 国学校本自编小学3年级第1-24课介绍.doc
- 国学知识200题介绍.doc
- 国学知识大赛活动策划书介绍.doc
- 国有资产流失介绍.doc
- 国债资金及其管理介绍.doc
- 《2025-0156T-JB 500kg~10000kg 乘驾式平衡重式叉车》知识培训.pptx
- 《2025-0170T-JB 土方机械 纯电动平地机》知识培训.pptx
- 《2025-0169T-JB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固定式制浆站》知识培训.pptx
- 《2025-0028T-JB 变压器节能评估与设备更新技术规范》知识培训.pptx
- 《2025-0143T-JB 机械式水泵压力控制器》知识培训.pptx
- 《2025-0145T-JB 立体循环式育苗成套设备》知识培训.pptx
- 《2025-0157T-JB 叉车属具 串杆》知识培训.pptx
- 《2025-0154T-JB 圆盘犁》知识培训.pptx
- 《2025-0160T-JB 工业车辆车载终端》知识培训.pptx
- 《2025-0141T-JB 稻田除草机》知识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