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教育学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说文解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亲友的有目的影响)
狭义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狭义教育特点:(1)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实践活动
(2)有专业的教育者
(3)通过特定组织形式实现
6、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7、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目的、性质、内容不同)
(3)相对独立性
8、教育的其他社会属性:继承性、阶级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9、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的教育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勒图尔诺和英国沛西能
◆勒图尔诺《动物界的教育》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
◆沛西能《教育原理》高等动物如狗和猿是我们的模型
◆基本错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
10、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包括教师、教育管理者、课程计划制定者、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2)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的积极活动是好的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
(3)教育影响: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11、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
(2)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
12、教育的功能
(1)依据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依据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3)依据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13、教育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罗马、西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后的教育
1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古代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古代中国------规模较小,个别教育为主
(1)夏代: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2)商代:学校最早出现
(3)西周:①特征:建立政教合一官学体系;②教方制度:有“国学”和“乡学”之分;③教育内容:以礼乐为中心,包含文武两方面,即六艺教育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孔子私学规模最大),该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的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5)汉代: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6)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格
(7)隋唐:实行科举制、六学二馆------------大唐官学
(8)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
(9)明代:科举考试八股文
(10)清代:1905年(光绪31年)下令废科举、兴学校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印度------教育与宗教密切相关
(1)婆罗门教:①把人分为四种等级:僧侣祭祀(最高级)----刹帝利(军事贵族)-----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首陀罗种姓(无受教育权);②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③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④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⑤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2)佛教:关心大众、广设庙宇,形成寺院学府特色
★★古代埃及
(1)已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官员子弟;进行文化训练业务训练
(2)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3)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
(1)7—12岁地位低下进入私立学校;贵族阶级子弟聘请家庭教师
◆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