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云南省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农产品市场方面农业拥有不可替代的产业比较优势农业在产业化与市场化中不断壮大农业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突出影响我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方面 3.2农业结构方面 3.3农产品市场方面云南农业拥有不可替代的产业比较优势。2云南农业在产业化与市场化中不断壮大。云南农业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突出。影响我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云南农业拥有不可替代的产业比较优势与国内农业产业相比,云南拥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主要集中在烤烟、畜牧、甘蔗、茶叶、橡胶、蔬菜、花卉、干鲜林果、马铃薯、中药材、野生菌、咖啡等产业。这些产业拥有的比较优势,既体现在规模优势方面,又具备显著的地域特色,并且均以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为基础,农产品拥有突出的不可替代优势。 2云南农业在产业化与市场化中不断壮大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5年间,云南农业中烟、糖、茶、胶等传统骨干优势产业正在步入规模化与品牌化的发展轨道,花卉、蔬菜、马铃薯、咖啡、经济林果、畜牧等新兴产业正在由“散、乱、小、低效”转向“集中、有序、规模、高效”。目前,全省农业的产业化程度超过30%,360万农户已与2000多个龙头企业相连接,上档次、上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已超过1200万亩;甘蔗、茶叶和橡胶的种植面积已达到400多万亩、300万亩和400万亩,烟、糖、茶、胶产量依次突破67万吨、116万吨、12万吨和21万吨。 云南农业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突出统计显示,云南烤烟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蔗糖、橡胶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二位,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居第三位,鲜切花居全国第一位,咖啡生产和出口居全国第一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面积达到2000万亩、产值20亿元-30亿元并已成为全国的干果生产大省。云南蔬菜面积超过760万亩、产值达到100亿元,马铃薯面积近800万亩、产值50亿元,畜牧业产值超过320亿元。畜牧业、马铃薯、蔬菜、甘蔗、茶叶、花卉等重点产业,已经具备做大做强的条件。此外,在农业产业不断规模化的发展进程中,长期被视为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的沿边境地区,现阶段也出现了一大批高产胶园、无公害茶园、优质蔗园等等。产业规模与市场的配套程度高,优势农产品的商品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我农民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基本上是在市场的引导下自发地发展起来的,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因而具有范围小、层次低、扩展慢的特点。许多地方把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经营看作为很远的事情,对既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大体采取维护的态度,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农业产出的稳定和最大化,以致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被年复一年地保存和复制下来。这使我农业和农村改革大大地滞后于城市改革,滞后于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拉动。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思路上,都应当有一个重大转变,即从过去忽视生产方式创新,单纯依靠政策和科技推动发展,转变为重视生产方式创新,引导农民走专业化分工合作和产业化经营上来。政府要把吸引城市资本、集聚乡村资本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形成对农村专业化合作、产业化经营的巨大拉动。韩俊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潘宗白:《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调查与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00 年版 2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