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计算2014-6(ok)解说.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0m移动模架有限元分析计算报告 xxxx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目 录 1. 概述 3 2. 本桥移动模架有限元法计算所采用的计算分析软件 3 3. 主要计算工况及计算内容 3 4. 采用的强度标准及荷载组合: 3 5. 移动模架计算依据 4 5.1.设计桥梁图纸 4 5.2.现行国家行业钢结构设计规范 6 6. 主要技术参数 6 6.1.材料设计强度 6 6.2.钢主梁截面参数 7 6.3.模板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 7 7. 经典力学计算 8 8.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加载 10 9. 浇筑状态计算结果 11 9.1.首跨浇筑时的模型整体挠度刚度及稳定计算 11 9.1.1. 计算模型(整) 11 9.1.2. 首跨浇筑时的整体刚度及强度计算 11 9.1.3. 首跨浇筑外模板计算 13 9.2.底模纵梁计算 14 9.3.模板托架梁计算 15 9.4.模板纵筋计算 15 9.5.模板横梁 16 9.6.模板横梁轴向力(销轴计算外力) 16 9.7.底模螺旋顶内力 17 9.8.面板应力 18 9.9.撑杆内力 18 9.10.内模计算 19 9.11.面板应力 22 9.12.首跨浇筑状态下整体稳定计算 22 9.12.1. 首跨主梁应力计算 23 9.12.2.首跨预拱度计算 24 9.12.3.首跨主梁支点局部应力分析 24 9.13.首跨浇筑时鼻梁强度计算 25 9.14.首跨牛腿浇筑状态下内力计算 26 9.15.小车局部应力实体模拟分析 30 10. 标准跨施工 32 10.1.标准跨加载图 32 10.2.标准跨挠度值 32 10.3.标准跨预拱度 33 10.4.标准跨主梁应力 34 10.5.标准跨支反力 34 11. 末跨施工 34 11.1.末跨工况及加载图 34 11.2.末跨主梁总挠度 35 11.3.末跨预拱度计算 36 11.4.末跨反力大小计算 36 11.5.后扁担计算 36 12.移动模架行走计算 37 12.1.行走状态下鼻梁反力大小分布 38 12.2.打开或合模瞬间状态下的整体挠度计算 39 12.3.打开状态反力 40 12.4.行进中的最大反力 40 12.5.牛腿最不利状态下的应力 41 12.6.最不利状态下稳定分析 41 12.7.支腿拼装20mm误差引起的应力 42 12.8.鼻梁最大轴力计算 42 12.9.最大轴力下主鼻梁旋转机构应力云图 43 12.10.鼻梁最大应力 44 12.10.1.模架倾覆稳定计算 45 12.10.2.抗风风载 47 13.预压荷载模拟 48 13.1.预压加载 48 13.2.预压时小车、牛腿支反力 51 13.3.预压超载120%时的最大挠度 51 13.4.预压牛腿稳定计算 54 13.5.预压模架牛腿稳定系数计算 57 14. 结论 57 15. 关于预压及过跨的补充说明 57 16. 40m模架刚度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 60 淮上淮河大桥50m移动模架有限元分析计算报告 概述 本工程跨度为50米,PC砼箱梁悬臂长10m,桥宽15.5米,梁高3米,首跨50+10m,砼荷载约1882吨。模架自重(牛腿以上)650t,主梁计算荷载2532t 移动模架造桥机主要由内外模板、主梁、前后鼻梁、模板横梁、牛腿等部分组成。 本桥移动模架有限元法计算所采用的计算分析软件 用于桥梁结构计算中常用的软件主要有,MIDAS、COSMOSWORS 、ANSYS及SAP等有限元软件,各自都有其独到之处,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综合利用。本报告采用MIDAS分析软件对移动模架整体进行有限原分析;然后采用COSMOSWORS对重要部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ANSYS分析软件重要部件进行有限分析校核。 主要计算工况及计算内容 (1)浇筑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计算; (2)行走状态行的强度、刚度及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3)预压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计算 (4)承台最大反力计算 采用的强度标准及荷载组合 本次移动模架的设计计算参照了建筑、桥梁、起重机等方面的钢结构设计理论规范,采用容许应力法和极限应力法这两种方法。容许应力法以弹性设计理论为基础,设计准则是: ; 式中:—结构标准载荷的计算应力,不考虑载荷组合系数(所以的载荷组合系 数均为1.0); —设计规范的容许应力,对于钢桥结构约为,对于起重机为,移动模架设计为;故本移动模架的容许压力取 —屈服强度; —综合安全系数; —不同载荷组合的容许应力提高系数。 对于综合安全系数,见下表1。计算载荷的组合,见表2。 表1:各国规范安全系数比较表 载荷组合 ISO 8686 DIN 15018 JIS B8821 FEM 1.001 BS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