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第二课时——边塞军旅诗.pptx

《古代诗歌赏析》第二课时——边塞军旅诗.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诗;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边塞军旅诗的内容:;(1)从内容看特征------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等。 (2)从风格看特征——雄壮、豪迈、奇丽、壮阔。 (3)边塞诗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二、边塞军旅诗的常见意象 ;三、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四、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3.虚实结合: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象,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五、边塞诗的风格;六、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完成练习;、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题目。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题目。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冻”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对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从军行七首 (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 为什么 ? 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派遣的。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的氛围衬托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2)三、四句意在写人却说“不见人”,说说作者是怎样来写人的? 作者用“横笛”、“红旗”代指人,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在壮美的背景上凸现行军将士的昂扬斗志。;、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3)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直上”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显得生机勃勃,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 ;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