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版)复习资料(第一至第十一章).docVIP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版)复习资料(第一至第十一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1、定义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不同 (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 (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 (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民间文学的发展阶段: 发轫阶段: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作为一门学问,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启蒙思潮,并成为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是中国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学术思想相撞击的结果。 (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有意识将其看做科学研究对象,以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人为中坚,)发行《歌谣周刊》,并宣称搜集民间歌谣的目的有两个,一为学术,即将民歌作为民俗学的一种重要资料,另一个是为文艺的,从民歌中引出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道路。 (歌谣研究会中断后,192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发行《民俗周刊》,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基础的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运动,把民间文艺的搜集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北京中央研究院民间文艺组和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间文艺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④20世纪40年代,“俗文学派”与社会-民族学派等的成立,均对民间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而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界树立起重视民间文艺、尊重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新风尚,(许多解放区的文艺家,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建立后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骨干力量,)把这一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 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大革命以前,即“17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历程,民间文学各类机构成立,如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使民间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文艺学科。 (文化大革命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如各省市均成立民协组织,民间文学出版物大量涌现,理论研究空前活跃,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歌谣集成》 、《中国谚语集成》的发表等,对民间文学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和发展,都结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丰硕成果。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 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享用和传承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 (口头性:民间文学又通常被人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创作、以口头语言流传的特征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变异性: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传播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 态之中,只要活在民众的口耳间,就永远没有定稿。民间文学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④传承性:民间文学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 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民众时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也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神话 1、定义(神话形成的心理基础:万物有灵观) 神话是用叙事语言和象征手法讲述的人类的超越性故事,通过解释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等终极问题来认识世界,并为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提供神圣性的合法证明。 神话的基本内容: (宇宙起源神话:如混沌说、女娲补天、盘古化身、夸父追日、双鸟载日等 (人类起源神话: 自然变化:汉族-盘古身上的虫子变成人类。 神灵生育:如贵州苗族,枫树生下一对姐妹,她们与泡沫结合,生了十二个蛋,人类与其他生物均孕育其中。 神灵创造:如女娲用黄土造人 (洪水再生神话与其他灾难神话:如诺亚方舟、鲧禹治水的传说、后羿射日等 ④族群起源神话:如商民族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瑶族、畲族和部分苗族保持犬图腾就是以盘瓠娶走帝喾高辛氏的女儿并繁衍为基础的 ⑤文化发明神话:神农尝百草、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女娲婚配、伏羲发明八卦等 ⑥战争神话:黄帝、炎帝之战;黄帝、蚩尤之战;刑天、黄帝之战;瑞顼、共工之战等 神话的价值 文化史价值: (是人类最早的关于生命、自然、生命与自然关系等命题的主动叩问和思索,是人类最早最有影响的精神活动,具有元典的哲学意义,并对人类文化史上各种文化现象产生深刻影响。 (现实意义上,体现对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与维护。 文学审美价值: (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成为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 (成为后世作家的灵感源泉与写作范本,如诗歌,屈原的《楚辞》、《诗经》、秦汉后的“浪漫主义诗人”等,都从中吸收了较多养料。 (艺术想象奇幻而瑰丽,并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 神话研究概况(自己了解P46) 民间传说 定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