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穿梭过程均需专一的膜载体参与。 6.3.6 能荷(energy charge) 在细胞中存在的ATP、ADP、AMP,统称为腺苷酸库。 生物体不断合成ATP,也不断消耗利用ATP。 ATP、ADP、AMP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控制着细胞的代谢活动。为了从量上表示细胞内ATP-ADP-AMP的存在状况,Atkinson(1968)提出了能荷的概念。 能荷是在总的腺苷酸系统中(即ATP,ADP和AMP浓度之和)所负荷的高能磷酸基数量。 能荷的大小决定于ATP和ADP的多少。当细胞内全部腺苷酸均以ATP形式存在时,能荷最大,能荷值为1.0;全以AMP形式存在时,能荷值为零;当全以ADP形式存在时,能荷值为0.5(由于AMP激酶催化两分子ADP转化为1分子ATP和1分子AMP,所以,ADP只相当于5ATP)。三者并存时,能荷随三者通常细胞内处于0.8的能荷状况。 在某些条件下,能荷值可作为细胞产能和需能代谢过程间变构调节的信号。能荷高时,抑制生物体内ATP的生成,但促进ATP的利用。能荷低时,生成ATP的速率高,生物可以通过有机物的分解代谢产生能量;当能荷增高时,生成ATP的速率下降,即分解代谢减弱。说明生物体内ATP的利用和形成有自我调节与控制的作用。根据测定,大多数细胞中的能荷在0.8~0.9之间,即两条曲线交点之左右。 能荷调节是通过ATP、ADP、AMP作为代谢中某些酶分子的效应物进行变构调节。例如,在糖酵解中的磷酸果糖激酶、TCA中的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它们均受到ATP的抑制,但被AMP和ADP所激活。这样既可避免浪费呼吸底物,又可保证细胞获得必需的ATP供应,使ATP的产生途径和利用途径平衡发展。 ③线粒体内膜对质子透性很低,使泵到内膜外侧的H+积累,造成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即跨膜电位。由于线粒体内膜两侧H+浓度不同,内膜两侧还有一个pH梯度,底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就储存于跨膜电位和pH梯度中。这种跨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就是推动ATP合成的动力,称为质子推动力。 ④线粒体F1-F0-ATPase复合物利用ATP水解能量将H+泵出内膜。 当有足够高的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H+流通过F1-F0-ATPase进入线粒体基质时,释放的能量推动ATP合成。 因此,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在氧化与磷酸化之间起偶联作用的因素是H+的跨膜梯度。 每对H+通过F1-F0-ATPase回到线粒体基质中可以生成1分子ATP。以NADH作底物,其电子沿呼吸链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中形成3个回路,所以生成3分子ATP。以FADH2为底物,其电子沿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中形成2个回路,所以生成2两个ATP分子。 6.3.3.3 氧化磷酸化的重建 E. Racker等用重组实验证明了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用超声波处理线粒体制备亚线粒体泡,使原来朝向基质一侧的内膜翻转朝外,但仍保留了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功能。 再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将它分成可溶性的ATP酶和膜囊泡,这两部分都丧失了氧化磷酸化功能。 再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将它分成可溶性的ATP酶和膜囊泡,这两部分都丧失了氧化磷酸化功能。 膜囊泡保留了传递电子的功能但不能使ADP磷酸化。若将可溶性的F1再加回到只有F0的膜囊泡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又行恢复。 氧化磷酸化重建实验证明了呼吸链和F1-F0-ATPase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6.3.3.4 ATP酶的旋转催化理论 化学渗透学说并没有解决ATP合酶如何利用质子推动力催化ADP与Pi形成ATP。 美国人Boyer. P. D.发现ATP合酶上ADP+Pi生成ATP无须消耗能量,而从酶上将ATP释放出来要消耗能量。因此于1964年提出“构象偶联假说”,经过20多年的充实修正,创立了“旋转催化”模型,得到许多实验证据的有力支持,基本上阐明了ATP合酶的催化机制。 Walker研究了ATP头部的精细结构,支持了Boyer的模型,二人因此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 “旋转催化”认为,F1-F0-ATPase头部?3?3构成3个催化部位,中部的??亚基在质子推动力驱动下相对于?3?3作旋转运动。由于3个?亚基与??亚基的不对称接触,分别处于不同的状态,即无核苷酸结合的空置状态(O),结合ADP+Pi的松散结合状态(L)和结合ATP的紧密结合状态(T)。 当质子推动力驱使H+经F0质子通道进入时,F0组分质子化而发生构象改变,积累足够的扭矩力推动??相对于?3?3旋转120°。使处于T态的催化部位释放ATP变为O态,同时L态催化部位上生成ATP变为T态,O态结合ADP+Pi变为L态。 质子流通过F0引起亚基Ⅲ寡聚体和??亚基一起转动。这种旋转配置?/?亚基之间的不对称的相互作用,引起催化位点性质的转变。 ?亚基的中心?-螺旋是转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工软件基础操作系统进程及进程管理剖析.ppt
-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剖析.ppt
-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最新)剖析.ppt
- 华工软件基础软件技术概述剖析.ppt
-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5剖析.ppt
-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剖析.ppt
- 华工自动化企业供电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剖析.ppt
-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最新教材修订使用剖析.ppt
- 华海药业,海翔药业,九州药业项目环境影响剖析.doc
-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新)剖析.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表(房建).xls VIP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docx VIP
- 2024年全国高级配电线路工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颗粒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计算.xls VIP
- 建筑工程CAD网络课程项目申报书--.docx VIP
- 《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2025年秋季学期-2026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校(幼儿园)大宗食材(肉蛋)采购及配送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VIP
- 耐高压PICC置管课件.ppt VIP
-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历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