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正的愤怒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闵行区蔷薇小学
年级:四年级 班级:3班 人数:32人 学科:语文(新教材) 课题:真正的愤怒 教师:阮毅菁 日期:5月12日 一、教材分析:
《真正的愤怒》生动地描写了我国西北地区饱受缺水之苦的故事。炎热的暑假,“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因天热难忍,被汗水渍疼的“我”向一个小姑娘要水。那小姑娘经一位老妇人同意后,给了我一碗浑浊的水。“我”用这水洗脸,不想引起了老人和小姑娘极大的愤怒。文章语言生动细腻,描写细致入微,凸显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人们饱受缺水之苦,视水如命的状况,再现了当地人民不愿屈从命运,为改变这一状况所做的巨大努力。
文章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老妇人深谙世事,通情达理。她正视严重缺水的现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变它,种植树木、培育幼苗,为之付出了所有的心血,甚至是终身残疾的代价——为挑水救树瘸了一条腿。“水”在老妇人的眼中是一份希望,它比生命还要珍贵,即便如此,这位善解人意的老人,眼见“我们”被烈日焦灼,仍慷慨地提供了那碗水。对于这位老人,文章正面描写并不多,寥寥数笔,形象却非常鲜明,让人肃然起敬。另一位主人公小姑娘早已在老人家的影响下,自小知晓水的珍贵,即便是洗了脸倒到地上的水也要“抠” 出来,“捏”成团,埋到树根下。同样,这小姑娘也是善良的,看到“我们”满头大汗的样子,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折过身去向祖母替我们要水。
文章脉络清晰。故事以一碗浑浊的水引发,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行,当被七月骄阳晒得汗流浃背,以致脸颊生疼时,自然最大的愿望便是洗一把脸了。好不容易在黄河的拐弯处找到了一个名叫“五棵树村”的地方,一行人终于在小姑娘的迟疑中,老妇人的许可中,拥有了一碗浑浊的水。这样一碗漂浮着细小杂物浑浊的水,或许在平时用来洗脸对于这些都市中人也是不可想象的。可如今当祖孙二人听到我们洗脸后落地的水声,却是不约而同地投来了愤怒的目光。老妇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忘记了自己是瘸腿,居然站了起来,口中喊着的是“作孽”之声;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位小姑娘竟不顾倒地的祖母,而是挽救这碗水。
文章细节描写细腻。小姑娘给树“滴”水的动作,小姑娘把一碗水捧给“我”的情景,小姑娘挖起“我”洗脸时滴湿的泥土埋到小树根旁的过程等等,都描写得极其细腻,都为揣摩主人公的品质做了铺垫。
二、单元目标
四(下)教材五、六单元的课文都是通过事情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精神,我们教研组经过前移研究,将这两个单元进行打通重组,体现“教结构、用结构”。《真正的愤怒》《小珊迪》《大仓老师》这三篇课文内涵比较丰富,《真正的愤怒》《小珊迪》都是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大仓老师》是通过三件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根据文本这一特点,我们确定这三篇课文作为“教结构”的内容。其余几篇《我们家的男子汉》《父亲的谜语》《看不见的爱》等,因为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便于感悟,教学中可以放手,体现“用结构”的过程。
三、学生分析
西北地区缺少所带来的痛苦,对于久居南方,尤其是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是很难体会的,因此课前预习时布置搜集相关的资料,对这种知识或间接经验进行补充。在教学伊始,通过多媒体将昔日“黄河在咆哮”的壮观景象与今日河床的“苟延残喘”进行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予学生巨大的心灵震撼:这就是我国的西北!文未学,情已至。为下文的学习,提供了情感上的铺垫,进而为深入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课文中对祖孙俩的言行有许多细致入微的描写,教学中,让学生划出有关的句子,通过朗读、品析,体会祖孙俩对生命之源——水的极度珍视。比如对水窖的描写:设有坚固的木盖,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对小姑娘的描写:给小树苗“滴”水,而不是“浇”水;用双手捧着一碗水来到“我”面前等,都凸显了水对她们来说异常的珍贵。
文中对于“我”用一碗水洗脸而引起祖孙俩投来愤怒的目光这一内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老妇人认为“我”这就是“作孽”。通过2-5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了这个地方水对于祖孙俩来说是珍贵的,但也不至于用一碗水洗脸就是“作孽”吧,而且还招来“愤怒的目光”。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下文的内容,进一步了解老妇人家里这碗水的来之不易,为了取水,老妇人翻山越岭走了二十几里的山路,甚至付出了终身残疾的代价——瘸了一条腿;了解一碗水对于苗圃中的小树苗可能发挥的作用。通过深入研读8-9节,帮助学生提升对水的“珍贵”的认识,从而理解老妇人和小姑娘愤怒的真正原因。
四、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在具体语境中重点理解“龟裂、苟延残喘、作孽”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祖孙俩对待这碗水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句子,了解导致“真正的愤怒”的原因,体会西北地区的人们对水的珍视,以及为了保护水资源所作的不懈努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