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专题片采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影像采制基础 一、分镜头、多视点拍摄 用不同视点的几个镜头来呈现一个生活场景,使观众有种不同于长时间看一个“固定”的活动画面的感觉。 相比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拍摄,这样的镜头(景别)组合,既能在内容上突出叙述重点,又能在形式上形成叙述节奏,从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思维走向,使得创作者所欲表达的认知能被观众“自动”认同。 二、画面景别及其功用 (一)远景 大远景和远景用来展现开阔的空间,表现环境氛围,人物在画面中只是一个小点。 大远景画面恢弘壮观,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远景则更注重叙事性,常用来介绍剧情展开的大环境以及画面各个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全景 全景表现的范围是成年人的全身或者某一场景的全貌。 全景展示环境和人物之间以及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表现环境氛围的同时也呈现人物的整体姿态和动作。 全景常常被放在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开头,建置的人物动作发生的场景。 (三)中景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的部位关系或场景的局部。 它用来呈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事物的局部特征,适合用来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物的面部表情。 (四)近景 近景是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 用于表现人物细微的面部表情和景物的细部特征,并进一步拉近了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五)特写 特写画面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拍摄主体的细节。 特写镜头强调细部特征,具有较为强烈的画面冲击力,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三、画面构图分析 1、画面布局 视觉趣味中心——九宫格的四个交叉点 注意画面布局的空白、疏密与均衡 易犯错误 (1)人物形象过于上顶,没有净空高度 (2)人物视线靠近边框,没有前方空间 (3)没有为运动物体留出向前方运动的引向空间。 四、画面成分构成 画面的组成部分,协同构成画面的整体。 1、主体 画面中最为主要的意义载体 直接表现法:最佳位置、最大面积 间接表现法:前景烘托、线条引导、后景陪衬 2、陪体 对主体起陪衬、烘托、突出、解释作用的视觉形象。 3、前景 在结构形式上增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在展现运动的主体时,可以表明时间、地点、空间变化等。 在用运动方式摄录时,可以为观众理解主体、增添新的重要景象。 4、后景与背景 后景是人物活动场所,是由于场面调度、摄影设备机位所形成的布局。 背景是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是主体背后的衬景。 一般在动态影像拍摄中,宜简化后景,降低其吸引力,以更好地突出主体。 五、画面要素构成 对画面整体不同特性的表述,独立完成对画面构成的描述。 1、影调 在摄影画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级的黑、白、灰的表现。 影调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的表现。也可以分成硬调和软调。 2、色调 画面中形成的色彩的整体基调。 色调的作用在于对主题表达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构图中的形式美感。 3、线条 画面组织形式构成的重要元素。 线条构图的形式可以包括辐射形构图、一字形构图、直角构图、三角形构图、斜线形构图、垂直构图、曲线构图、框式构图等。 画面结构成分更多与呈现主体、阐述主题相关; 画面构图形式更为集中体现纯粹的视觉美感。 六、摄影机位与拍摄角度 1、拍摄高度 平角拍摄如同平常人们看到的效果。 俯角和仰角拍摄大多用在远景等大景别,用来呈现环境位置、空间辽阔、高耸入云等。 2、拍摄方向 正面拍摄亲切感较强,但立体效果不明显,易呆板。 侧面拍摄与背面拍摄 构图要求:立意明确,主体突出、画面简洁。 七、运动摄影 (一)推摄 推镜头的两种技法: (1)摄影机机位向前移动,接近被摄物体 (2)摄影机焦距变动(变长) 推摄的作用: (1)突出被摄主体,突出被摄细节,引导观众视线。 (2)介绍整体与局部、外在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状况。 (3)急推传导急促情绪,慢推传导平缓节奏。 (二)拉摄 拉镜头的两种技法与推镜头刚好相反,一般可分为起幅、拉出、落幅三个部分。拉摄的作用: (1)表现被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 (2)多种景象纷纷入画,引发观众视觉趣味。 (3)通过纵向空间、横向方位上的视觉形象来构成对比、反衬、隐喻等表现效果。 (4)因为起幅往往是不易推测整体形象的局部,易让观众形成悬念。 (5)画面效果有封闭趋向开阔,具有抒情意味。 例如全景呈现一个孩子眼望蓝天,然后拉开形成远景,孩子的身影与移动的风筝相交织。 (6)常被用作结束性的镜头,由被摄主体的缩小、远离来构成整个影像文本的结尾。 (7)常被用作转场镜头,利用起幅为局部产生的误觉来形成转场。 例如青年男女在植物园花圃见面,下一个拉镜头,起幅是花朵(呼应前一镜头中的花圃),拉开后落幅已是新房了。 (三)摇摄 在摄影机机位固定的情况下,让镜头光轴运动。 摇摄的形式分为横摇、竖摇、斜摇;慢摇、快摇、甩摇;圆形摇、扇形摇;间歇摇等 摇摄的特点: (1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