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炎
第一节 急性胃炎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急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胃炎
诱因:全身性衰弱、营养不良、感染、胃手术、胃息肉摘除术等
2、 化学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阿斯匹林、吲哚美辛等
乙醇、铁剂、氯化钾口服液、抗肿瘤药及抗生素等
胆汁及胰液
强碱、强酸或其它腐蚀剂
物理因素:留置胃管、胃内异物、放疗后
4、应 激
严重创伤、 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
败血症、 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临床表现
病因不同,表现不尽相同。
急性单纯性胃炎:大多无症状,少数有消化不良症状。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出血一般少量、间歇、自止;黑便及(或)呕血。
3、急性化脓性胃炎:全身细菌性感染,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脓样或含坏死粘膜);腹膜炎体征
三、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胃镜检查
四、治疗
1、消除病因
2、 抑制胃酸分泌
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3、 保护胃粘膜
硫糖铝、胶体铋、米索前列醇
第二节 慢性胃炎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2、 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
自身免疫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抗体(PCA)、 内因子抗体(IFA))
3、 十二指肠胃反流
4、 其他胃黏膜损伤因子
长期摄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酗酒、高盐饮食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等
瘀血:慢性右心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大多无症状 ,消化不良症状 ,贫血和消耗症状 。
(二)体征
体征多不明显,部分患者在上腹部有轻压痛
三、诊断
1、内镜检查
2、组织病理活检(金标准)
胃炎分类和确诊萎缩性病变的主要依据。
炎症的评价指标包括: 炎症程度、炎症活动度、 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3、Hp检测
侵入性:内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
非侵入性:不需要内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13C- 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粪便Hp抗原检测)
四、治疗原则
1. 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
(1)根除Hp
方案:常用含质子泵抑制剂或含铋剂的三联疗法
对象:Hp相关性慢性胃炎
(2)抑酸或抗酸治疗
对象:有胃粘膜糜烂或有烧心、反酸等症状者。
抗酸剂:铝碳酸镁等
抑酸剂:主要有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大类。
(3)针对胆汁反流、服用NSAIDs等
多潘立酮或莫沙比利可消除或减少胆汁反流。
米索前列醇可减轻NSAID对胃粘膜的损害。
2. 增强胃粘膜防御
对象 有胃粘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
药物 胶体铋、 铝碳酸镁、 硫糖铝
3. 胃动力促进剂
4. 中药
5. 其他
消化性溃疡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病因
胃酸的增多,粘膜屏障的损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酸和胃蛋白
遗传因素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应激和心理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食
二、临床表现
1、上腹痛
慢性,节律期
周期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胃溃疡:进食——疼痛——舒适“餐后痛”
球溃疡:疼痛——进食——舒适“餐前痛”
其他症状(缺乏特异性):反酸、嗳气、烧心等
2、体征(缺乏特异性):上腹部局限性轻压痛,球溃压痛常偏右。
3、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三、诊断
1 病史与症状
2 体征
3 化验检查(粪潜血试验阳性;(血常规:贫血;(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4 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X线钡餐(超声胃镜(腹部CT)
5 病理学检查((金标准(评估癌前病变 (区分良恶性溃疡)
6幽门螺杆菌检测
(1)尿素酶试验:HP感染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氨, pH值升高,试剂变粉红色
(2)13C-尿素呼气试验: 口服标记尿素,若胃内HP感染, 尿素酶水解成标记的CO2,
(3)组织学检测: 吉姆萨,甲苯胺蓝或Warthin-Starry染色
(4)血清学检测: 用ELISA法检测抗H.pylori抗体
(5)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扩增HP尿素酶基 因片段或HP16SrRNA基因片段
(6)细菌培养 5%氧气(微需氧)和37℃,含动物血的培养基
确诊 X线钡餐示溃疡龛影 ,胃镜检查发现溃疡病变
五、治疗
发病机制主要与HP感染、粘膜屏障损害有关,因此除菌、抑酸、保护胃粘膜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HP可以治疗溃疡并防止复发
主要发病机制:粘膜屏障损害---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1)根除HP
(2)制酸:制酸能提高抗菌效果;制酸就能止痛;制酸就能止血
H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美皮肤美容黄褐斑治疗策略学习课件.pptx VIP
- 三亚大隆水库作文.pdf VIP
- 实验室降低成本的措施样例.pptx VIP
- 王克岭-管理学-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ppt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2010-2012).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维护与检修 课件全套 项目1--5 城轨车辆制动系统概述--- NABTESCO型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控制过程 .pptx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 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质的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