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研析理论和实践1.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则“倍” 有准备、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2)商业(购物)模型(商业用地分布模型) 零售商业活动(市场地理学Marketing Geography, Lakshmanan and Hansen 1965巴尔的摩。 Sij=AiCif(Dj)dij-u Ai=1/∑f(Dj)dij-u j ? Sj=∑Sij i Sij--从居住地i流向购物中心j的资金总量。 Ci--居住地i可以用于购物的资金(开销)。 f(Dj) --购物中心j的吸引力系数(函数)。 U--参数 Sj--购物中心j的总销售量(从所有居住地i指向购物中心j的资金总和)。 根据Sj确定城市内各购物中心的分布。 (3)居住区位模型 Peter W. Newton ,1975 L=f(xi) L--location(离城市中心距离) Xi--a set of household特征、偏好等 L=a1X1+a2X2+a3X3+…anXn (线性回归模型) 如: X1--收入 X2--家庭人数 X3--房屋价格(单位面积价格) X4--土地利用混和程度(mixed use) 选择几个社区,对住户进行调查,然后按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大小。 选择住户进行调查的标准:a.自愿迁入社区;b.已购买房屋使用权。 ? (4)租金模型 Henry O. Pollakowski. 1982 Rent=f(Housing, Socio-economic, accessibility) n n n R=a0+∑ahSh + ∑bhHh + ∑chAh h=1 h=1 h=1 R——租金 Sh——Socio--economic Variables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利率 Hh——housing variables住房年代、面积、结构等 Ah——accessibility variables 如:通达性、离城市中心区距离等。 (5)阿隆索竟标土地利用模型(20世纪60年代) W. Alonso a.假设 均质平原 一个单核心城市 市内交通便捷、可达各个方向 城市中的土地都可直接用于开发 土地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交易双方对土地市场均有充分的了解 b.分析方法 运用古典经济学理论--城市区位理论 新古典地租理论的空间研究 竟(投)标租金--投标者对各种不同区位所愿意支付的最高租金。 c.模型 从城市中心向外由于经营成本(特别是交通成本)上升使得收益下降,地租也随之下降作为一种补偿。 地租梯度 不同的土地利用有着不同的地租梯度,具有最高倾斜度的用途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的使用者进行分配时,总是遵循“最高租金原则” --即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得之。 ? (6)土地利用熵值模型 Wilson,1967最先引入,综合利用模型(评价模型) (土地利用景观混乱度,反映土地利用复杂性、有序性的一个模型) C.E.香浓,信息熵原理,反映在多种信息干扰下传输信号损失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干扰信号愈杂乱,信息损失愈大,熵值愈高;反之,熵值愈低。 将信息类型等同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n W = - ∑ Xi lnXi i=1 ? W--熵值,愈大,紊乱度愈高 Xi--某种用地类型占用地面积的百分率 i--用地类型(i=1,2,3 ……) 三、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有关问题 (一)对“研究”的理解 1、假设命题和假设检验 2、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关系 3、两种研究:长期研究,短期研究 (二)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 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布局)、利用效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 目前城市土地研究面临的主要任务: A、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整理、结构与布局优化、环境外部性) B、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规划及其实施管理) C、城市土地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招拍挂、土地储备、城市土地市场配置机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 1.正确认识自我,尊重自我——人职和谐的基础 2.充分了解职场,努力做到人职匹配 3.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选择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特长的职业。 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观点是: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2.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目前所处的位置, 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