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6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6年祁县中学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1.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这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B.最早的“扁舟”意象,是“隐遁”的象征,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 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扁舟”意象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C.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D.范蠡和李白、苏轼相比,前者是功成身退的典范,后两者则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他们笔下的“扁舟”都象征了他们的理想归宿。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但后来它越来越被失意文人所钟爱,成为具有入世有为、羁旅漂泊、摆脱束缚等多种象征意蕴的意象。
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承载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隐居”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D.常见的“扁舟”意象流露出了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却树立了无数个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典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六章 1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前的埃及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二章 2商鞅变法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八章 1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五章 3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一章 4章末总结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二章 1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五章 2马丁 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一章 3梭伦改革的历史作用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一章 2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doc
- 湖北省汉川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学案:第一章 1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 .doc
- 【全国百强校】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11次月考(5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
-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一分校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无答案).doc
- 【全国百强校】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11次月考(5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doc
- 【全国百强校】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11次月考(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打靶测试理科综合试题.doc
-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一分校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学案《2-4-1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导(无答案).doc
-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康杰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一)理科综合试题.doc
- 新课标高中英语选修8 Unit2 重点单词及短语.doc
- 高中英语导学案:Unit3《Back to the past》Word power (译林牛津版必修三) Word版无答案.doc
- 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必修三词汇短语用法及课文要点归总:Units 1-3 Word版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