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计划生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计划生育》.docx

穗昨通过计划生育修订草案 失独家庭按月补助  HYPERLINK / // 2013-04-16 07:40来源: 广州日报  HYPERLINK /guangzhou/201304/16/73437htm \l ## 网友评论 (0) 关键字: 扶助,超生,抚养费,节育,计生,年满,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奖励,补助金 本报讯 (记者倪明)市政府常务会议昨日审议通过了市政府规章《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办法》),对“失独”家庭和独生子女伤病残的家庭由政府按月发放补助金。未婚生育第1个子女征收2倍的社会抚养费。 计生奖励覆盖农村 据市法制办副主任林琦介绍,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失独”家庭的补助问题,《办法》规定了对“失独”家庭和独生子女伤病残的家庭由政府按月发放补助金。从女方年满49周岁时起,由政府按每人每月150元标准发放计划生育扶助金;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次月起,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独生子女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从女方年满49周岁时起,由政府按每人每月120元标准发放计划生育扶助金;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次月起,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70元。 此外,长期以来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生奖励覆盖至农村居民,只要是广州市独生子女父母,都平等地享受独生子女父母计生奖励。 四种情况可取环 为鼓励群众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特别设定“节育奖”,每月奖励50元。年满49周岁、离异丧偶、身体原因、符合再生育规定等几类情况,可凭相应证明取出节育环。 同时,在兑现独生子女父母计生奖励及扶助金时采取“分别主义”,以单方生育状况界定受奖及受扶助资格,明确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发生婚姻关系变动,对于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一方,未再收养子女或者未与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可以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扶助金。 职工超生将被开除 对违法生育者,除了要征收社会抚养费外,还从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限制,让违法生育者承担更多的“不利益”。如规定对超生职工要给予开除及解除聘用合同;对不符合规定生育的,产检、分娩的住院费和医药费由本人自理,不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及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非国有集体单位和组织要对其超生职工依据单位劳动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制公司对超生成员参照村民委员会有关规定处理。 双方均属初育,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1个子女,60日内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照《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2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2胎以上子女的,按超生处理。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子女,此前一方或者双方曾生育过子女的,按再生育计算子女数,并征收社会抚养费。 2013最新《广州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全文,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2013年4月15日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办法》),对“失独”家庭和独生子女伤病残的家庭由政府按月发放补助金。未婚生育第1个子女征收2倍的社会抚养费。   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现本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户籍居民和居住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本市户籍中国公民,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区、县级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省人口发展规划,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编制本市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本市人口发展规划由市发展改革行政部门负责编制,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牵头拟定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本市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责任单位制度,责任单位应当主动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责,大力推进人口问题综合治理。   责任单位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列入主要领导工作实绩考核。   第七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人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