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导论 1.1 什么是博弈论 1.2 几个经典博弈模型 1.3 博弈结构和博弈分类 1.4 博弈论历史和发展简述 1.1 什么是博弈论 1.1.1 从游戏到博弈 游戏例子: 下 棋、 猜大小 游戏的特征 规则、结果、策略选择 策略和利益相互依存 取胜的关键是策略 1.1.2 一个非技术性定义 博弈就是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可转化成数学化定义,但也不易理解) 包含四个方面 博弈的参加者(Player)——博弈方或参与人或局中人 各博弈方各自可选择的全部策略(Strategies)或行为(Actions) 进行博弈的次序(Order) 博弈方的得益(Payoffs)或支付 1.2 几个经典博弈模型 1.2.1 囚徒的困境(利益是什么?理性问题等。进化问题等)P6 1.2.3 产量决策的古诺模型 一、三厂商离散产量P15(采取比较和试探的方法确定本博弈的均衡产量。) 1.3 博弈结构和博弈分类 基本概念 1.3.1 博弈中的博弈方P19 参与人(局中人)(player):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他的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或战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效用水平)。参与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团体,如企业,国家等。 一、单人博弈 为了分析方便,自然nature被当作虚拟参与人。自然代表决定外生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机制。比如房地产开发中市场需求的 大小。 “节点”又称“信息集”;数字1表示博弈中唯一的博弈方; 两信息集引出的线条代表博弈方在该处可选择的各种行动或方向;三个黑点表示博弈的终点,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得益。 1.3.2 博弈中的策略 有限博弈:每个博弈方的策略数都是有限的 无限博弈:至少有某些博弈方的策略有无限多个 1.3.3 博弈中的得益(支付) 得益(支付):各博弈方从博弈中所获得的利益。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或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也是各博弈方追求的根本目标及行为和判断的主要依据 零和博弈:也称为“严格竞争博弈”。博弈方之间利益始终是对立的,偏好通常不同 —猜硬币,田忌赛马,石头-剪刀-布 常和博弈:博弈方之间利益的总和为常数。博弈方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且是竞争关系 —分配固定数额的奖金、利润,遗产官司 变和博弈:零和博弈和常和博弈以外的所有博弈。合作利益存在,博弈效率问题的重要性。 —囚徒困境、产量博弈、制式问题等 1.3.4 博弈的过程 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或可看作同时选择策略的博弈 —田忌赛马,猜硬币,古诺模型,投标活动 动态博弈: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有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其他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 —弈棋、市场进入、领导——追随型市场结构等 重复博弈:同一个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提供了实现更有效略博弈结果的新可能 —长期客户、长期合同、信誉问题 有限次重复博弈、无限次重复博弈 1.3.5 博弈的信息结构 完全信息博弈:各博弈方都完全了解所有博弈方各种情况下的得益 不完全信息博弈:至少部分博弈方不完全了解其他博弈方得益的情况的博弈,也称为“不对称信息博弈” 完美信息博弈:每个轮到行为的博弈方对博弈的进程完全了解的博弈 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的进程的博弈 1.3.6 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 完全理性:有完美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会犯选择行为的错误 有限理性:博弈方的判断选择能力有缺陷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 个体理性:一个体利益最大为目标 集体理性: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 合作博弈: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 非合作博弈:不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1.3.7 博弈的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 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范围内:完全理性博弈和有限理性博弈 静态博弈,动态博弈,重复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28.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均衡 1.4 博弈论历史和发展简述 博弈论进入主流经济学的时间并不长,经济学界普遍认识和重视博弈论,最早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 对具有策略依存特点决策问题的研究可上溯到18世纪初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