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MRSA共识.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洲MRSA共识

《亚洲MRSA院内肺炎诊疗共识》 解 读;;亚洲地区患者感染类型中呼吸道感染显著多见;亚洲地区院内肺炎主要病原菌分离情况;MRSA占金葡菌感染比例 ≥ 50%;万古霉素MIC值与MRSA的关系使院内肺炎治疗更为复杂;1.American?Thoracic?Society;?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 America. Am?J?Respir?Crit?Care?Med.2005 Feb 15;171(4):388-416. 2.Masterton RG,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8 Jul;62(1):5-34.? 3.Rotstein C,et al. Can J Infect Dis Med Microbiol.2008 Jan;19(1):19-53. 4.Song JH;?Asian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Working Group. Am J Infect Control.2008 May;36(4 Suppl):S83-92.?;《亚洲MRSA院内肺炎诊疗共识》重磅出炉, 共同抗击MRSA感染;《亚洲MRSA院内肺炎诊疗共识》旨在为 控制亚洲MRSA肺炎的爆发提供指导;《亚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获得性肺炎诊疗共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曹彬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新加坡综合医院Thuan T. Tan教授等亚洲十余知名专家共同合作完成,责任作者为泰国Visanu Thamlikitkul教授;;;万古霉素1g iv (持续1h),其肺组织浓度 不能持续维持在4mg/L之上12小时;MIC增高,使得需要增高万古霉素剂量 2;MRSA院内肺炎患者的万古霉素MIC值多偏高;;MRSA院内肺炎诊疗流程中,将万古霉素 可能治疗失败的因素作为药物选择的分界点;;良好的药物组织分布浓度是治疗 MRSA肺炎的重要保证;斯沃?在肺上皮细胞衬液中具有较高的浓度;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病原菌,以获得最大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此外要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斯沃?有效减少细菌菌落计数;斯沃?治疗MRSA院内肺炎的微生物学疗效 优于剂量优化的万古霉素;Meta分析显示:斯沃?细菌清除率更高;众多临床研究证实了斯沃?治疗 MRSA院内肺炎的有效性;治疗MRSA院内肺炎,斯沃?的临床疗效 优于剂量优化的万古霉素;1.5;斯沃?有效治疗MRSA肺炎的同时, 还可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斯沃?片剂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100%;Meta分析显示:口服、口服/静注、静注转换 口服序贯,斯沃?临床成功率更高;斯沃?静脉、口服序贯治疗VAP患者,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时换用斯沃?片剂可降低患者静脉给药天数;总 结; * 7 天的新生儿:大多数出生7 天以内的早产儿(34 孕周)对利奈唑胺的系统清除率较足月儿和其他大婴儿低,且AUC 值更大。这些新生儿的初始剂量应为10 mg/kg 每12 小时给药,当临床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按剂量10 mg/kg 每8 小时给药。所有出生7 天或以上的新生儿应按10 mg/kg 每8 小时的剂量给药。 【禁忌证】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正在使用或两周内曾经应用过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 或B 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不应使用利奈唑胺。除非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否则利奈唑胺不应用与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和/或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的患者,类癌综合征的患者和/或使用5-羟色胺类药物的患者。 【警告】 在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有出现骨髓抑制的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在已知转归的病例中,停用利奈唑胺后血象指标可以上升并回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对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应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检查,尤其是那些用药超过两周,或用药前已有骨髓抑制, 或合并应用能导致骨髓抑制的其他药物,或患慢性感染既往或目前合并接受其他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 利奈唑胺未被批准且不应用于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或插管部位感染的患者。 利奈唑胺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几乎所有抗菌药物(也包括斯沃)使用中都曾有难辨梭菌相关腹泻的报道。 【药物相互作用】利奈唑胺与类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类药物和强CYP450诱导剂可能有潜在的相互 作用。 【药物过量】在过量事件中,建议应用支持疗法,维持肾小球的滤过。血液透析能加速其清除。 【不良反应】本品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头痛、恶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呕吐、失眠、便秘、皮疹、头晕等。用药过程中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