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 美丽的家乡定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杰地灵 美丽的家乡 甘肃 定西 通渭~~~~榜罗 圆嘴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 * 榜罗镇 榜罗镇位于定西市通渭县西南部,地处定西、天水两市辖区的通渭、陇西、甘谷、武山四县交界地带,镇区中心距县城34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215个村民小组(社),属典型的温暖半干旱区。榜罗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镇。榜罗镇已发展成为一个向现代化迅速迈进的小城镇,她成为通渭县西南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榜罗镇位于通渭县西南部,地处定西、天水两市辖区的通渭、陇西、甘谷、武山四县交界地带,镇区中心距县城34公里,境内有省道马陇公路、常榜公路跨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是通渭县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 榜罗镇是陇中名镇之一,位于通渭县西南部,地处定西、天水两市辖区的通渭、陇西、甘谷、武山四县交界地带。镇区中心距省会兰州196公里,距定西市和天水市分别116公里、160公里,距通渭县城34公里。距甘谷、武山、陇西均在半小时行程圈之内。境内有省道马陇公路和县乡常榜公路、通高公路空镇区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是通渭县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情况 乡镇总户数4152户,乡镇总人口20431人,乡镇从业人员11900人。 六通情况 1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1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经济指标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73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033公顷,粮食总产量676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86元;财政收入83万元,财政支出188万元。 名优特产 洋芋、胡麻、中药材以及草编制品。 旅游景点 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贾、徐淑合葬墓、“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行政区划 榜罗镇下辖24个行政村215个村民小组(社),现有人口40940人(现辖文峰、岔口、孟川、大庄、双峰、积麻、四新、坪道、桃园、红岘、毛湾、青堡、张川、张湾、张坪、阎湾、毛店、先峰、文树、文川、南坡、李坡、陈窑24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文峰村海拔1938米,常住人口4762人,暂住人口1250人。全镇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35公里,占地面积208.54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7.31万亩,人均耕地4.2亩,无霜期140天,年降雨量400mm,属典型的温暖半干旱区。2004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1510元。 地方特产 榜罗镇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冷凉气候区,适宜种植药材、洋芋、小杂粮等农作物,境内大面积种植药材、洋芋、小杂粮等作物,其中小杂粮包括苦荞、花荞、豌豆、油菜、胡麻等经济作物,境内盛产优质冬梨,汁多味美,香甜可口,是一种优质的上等副食,优质冬梨远销天水、临夏、陕西等地,誉驰各地,依据广袤的土地资源优势,境内大面积种植牧草,主要以养猪、牛、养鸡等为主,榜罗生猪市场交易活跃,年交易量达50余万头,加工产业主要以草辫加工业为主,草辫产品远销广东、香港、河北、山东和东南亚各地,草辫是支柱地方经济的一大优势产业,建成有深州草辫制品加工厂。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榜罗镇会议是这段奇迹的重大转折点,其重大的历史性决策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2013年9月9日,适值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榜罗镇会议胜利召开78周年,甘肃榜罗镇圆嘴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落成典礼在甘肃通渭圆嘴山顶隆重举行。 1935年9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中共中央及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的率领下来到通渭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即著名的榜罗会议,做出了红军北上抗日以陕北为大本营的重大决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榜罗这个小镇从此彪炳史册。 如今,圆嘴山的开发建设,已成为通渭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各界重温党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长征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圆嘴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建设落成为榜罗这个红色旅游点增加了新的内涵,必将对推动我通渭县文旅名县战略,构建和谐、富裕、文明、开放的新通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近一年。于1935年9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或称“北上抗日先遣队”)约8000人在中共中央及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彭德怀、林彪、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下长征到达榜罗镇。当时的榜罗镇中心小学(即现在的“榜罗会议”遗址和纪念馆所在地)为中央红军领导人提供了大量的报刊资料,从中了解到全国抗日怒潮高涨和陕北苏区反围剿斗争的重要情况。9月27日晚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榜罗小学校长办公室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会议,即著名的“榜罗会议”。 * * *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