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一、转录水平的调控 (一)影响原核基因转录的因素(顺式元件和调控蛋白) ⑴ 启动子决定转录的方向及模板链 2、?因子 ⑵ ?因子控制特定基因表达 3.操纵序列和阻遏蛋白 阻遏(repression):有活性的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时,阻止RNApol与启动子结合或阻止开放性启动子复合物形成而抑制转录的作用 ⑴ 可诱导的操纵子 ⑵ 可阻遏的操纵子 4.正调控蛋白及其结合位点 分解代谢基因激活蛋白(catabolite gene activator protein,CAP) 大肠杆菌氮代谢基因激活蛋白(nitrogen metabolism gene activator protein,ntrC) 6、倒位蛋白(inversion protein) 7、转录终止子与?因子 ③序列特征 发夹结构的作用:阻碍RNA链从三元复合物进一步向外释放,造成转录作用高度搁置。 ⑵ ?因子 8、衰减子(attenuator) (二)原核基因转录的调节机制 1、乳糖操纵子调控的机制 二、翻译水平的调控 第三节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二、转录水平的调控 三、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四、翻译水平的调控 ③富含脯氨酸结构 如CTF-NF1转录因子的羧基端很难形成?-螺旋,原因是此区域富含脯氨酸,占该区aa的20~30%,在Oct2,Jun,AP1,SRF等哺乳动物因子中也有富含脯氨酸的结构 ⑶调节结构域 如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反式作用因子,它有与糖皮质激素结合的区域,这个区域称调节结构域。 (三)基因转录调控中蛋白质与DNA及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1.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1)氢键: 供氢基团:G,A,C的氨基 受氢体:Glu,Asp的残基侧链 2)疏水键:DNA分子大沟侧缘的T的-CH3与疏水性氨基酸等均可建立疏水键联系。 3)碱性氨基酸残基与DNA分子中戊糖-磷酸骨架之间建立电荷联系 2.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1)氢键:蛋白质分子中带部分正电性的氢原子与带电负性的原子靠静电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如NH3,- NH2, -OH的氢带部分正电性,-C=O,-C00-带负电性 2)离子键:存在于两个完全或部分带相反电荷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发生在碱性氨基酸侧链,N-末端自由氨基,酸性氨基酸侧链及C-末端羧基等带电基团之间 3)疏水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疏水性氨基酸侧链之间 (四)转录起始的调控机制 解除组蛋白对基因的封闭作用; 反式作用因子活性的调节 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 带正电荷的组蛋白与DNA 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结合,于是组蛋白遮蔽了DNA 分子,降低了DNA 的模板活性。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可明显解除染色体的抑制作用。已证明高乙酰化组蛋白特异地聚集于活性染色质功能区,低乙酰化组蛋白聚集于无转录活性的非功能区,这一结果表明组蛋白乙酰化可激活转录。此外,核小体组蛋白乙酰水平升高,可使DNA-组蛋白抑制性结构破裂,有利于基本转录因子与转录起始部位结合 。 组蛋白对基因的封闭作用 蛋白质与DNA 结合时主要是DNA 结构发生变化,DNA 柔性加强了蛋白质-DNA 的相互作用,识别螺旋沿DNA 大沟,在大沟一侧接触到碱基,接触碱基数目一般不超过5bp 。识别螺旋的氨基酸残基分为3 类: (1) 与DNA 碱基接触的残基,大多是极性的; (2) 与主链磷酸基因接触的残基,大多是碱性的; (3) 与蛋白质其余部分接触的残基,往往以疏水残基背向DNA。 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应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 体外转录器组装的第一步即为TF ⅡD 结合到TATA 盒上, 形成包括TATA 结合蛋白和约10 个TBP 相关因子的复合物。是TFⅡD 还是TBP 还是两者同时结合TATA 盒尚不清楚。体外转录试验表明,TAFs 在对激活因子的应答中起作用 。TFⅡD和TBP 在基础转录中含量相似,但只有TF ⅡD能对激活剂产生应答。而且不同物种的活性结构域是和特异性的TAFs 相互作用的。激活蛋白能刺激TFⅡD-TFⅡA-TATA 复合物形成,活性结构和TAFs 的多重接触能增强TF ⅡD 与TATA 盒的结合,激活转录。 TFⅡD 中心论 1、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 ⑴表达式调节 这类反式作用因子合成出来就有活性,需要时就合成,不需要时就降解失活。 如STAT家族(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⑵共价修饰 这类反式因子合成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