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对外贸易政策理论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岛清的选择标准 所保护的幼稚产业要有利于对潜在资源的利用 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 保护幼稚产业,要有利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 小岛清:要从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着眼于经济成长来选择幼稚产业和确定保护政策。各种保护措施本身不可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效果,但它们对贸易关系的干预,可以作用于市场、资本、技术、资源等等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二)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新重商主义) 总需求: C + I + G + X 总供给: C + S + T + M =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出口 消费 储蓄 进口 政府收入 总需求方程: Y = C + I + G +(X-M) 净出口 外贸乘数 消费函数: C=Ca+bY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 收入 代入总需求方程 Y=Ca+bY+I+G+(X-M) 不考虑Ca、I和G Y=bY+(X-M) Y-bY=(X-M) Y= 1 1-b (X-M) 令 1 1-b =k,有Y=k(X-M) 要增加Y,就要扩大(X-M),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使Y成k倍增加 s= ?S/ ?Y=1-c m= ?M/ ?Y M为自主性进口 m为边际进口倾向0m1 1 对外贸易乘数 s+m 对外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可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就业。但如果为追求贸易顺差,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限入”,会导致贸易壁垒盛行,发生贸易战,阻碍国贸发展。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行标志着第一次贸易政策博弈陷入低谷。 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倾向: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时期不同,一种倾向会占上风。 5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是贸易自由化倾向; 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在贸易自由化趋势继续发展的同时,出现新贸易保护主义。 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贸易自由化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流。 第三节 二战后对外贸易政策变化 一、战后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止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一)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进口关税率大幅度削减 (1)GATT的成果 (2)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3)一些经济集团给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关税待遇(1968年贸易会议通过普惠制决议) 发达国家主动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二)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1、贸易自由化的基础雄厚 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与推动者 经济与贸易的大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 关贸总协定等的推动 2、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 货物上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一致 3、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结合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 1973-1974年以后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保护的商品范围扩大 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保护的手段从“限入”转向“奖出” 贸易保护制度转向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 贸易的歧视性有所增强 (二)管理贸易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 管理贸易是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为手段,政府对对外贸易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贸易制度。 管理贸易的特点 以立法形式是贸易管理法律化,制度化 不放弃多边协调,更多采用单边管理和双边协调 管理措施为非关税措施为主,行政部门裁量权增大 跨国公司在管理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的高度,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门,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 理论基础 “利润转移”理论 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James.A.Brander和美国波士顿学院Barbana.J.Spencer提出 主要观点: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厂商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与这类国际寡头竞争中,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市场份额,或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或以进口保护来促进出口,从而实现由外国利润向本国的转移,增加本国的福利。 “外部经济”理论 由A.Marshall提出 主要观点:产业外部经济因素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对具有显著外部经济因素的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植,使之能够在外部经济作用下形成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战略性贸易政策种类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