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doc

6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2009-2015)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2015年,2012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趋势。 金属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正在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向民用领域扩散,计算机、通讯、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金属新材料形成巨大市场需求。我国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四类:一是硬质合金等高性能结构材料,二是高能储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三是钕铁硼、高磁感取向硅钢等新型功能材料,四是电子信息材料及微电子配套材料等。 (二)产业现状。 我省是金属材料大省,金属基础材料门类比较齐全,新材料开发时间较晚,主要在铜、钨、稀土等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产业中,实施了一批新材料项目。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有色、黑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304亿元,销售收入2813亿元,实现利税212亿元,利润98亿元。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铜及其合金材料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可以生产铜材200多个牌号、2000多个品种、近1万种规格,建成投产了江铜-耶兹公司6000吨铜箔项目,开工建设了江铜集团10万吨铜板带项目。硬质合金产能达到3000吨,钕铁硼产能达到2万吨,三基色荧光粉达到6000吨,开工建设了5000吨储氢合金粉项目,稀有金属材料性能提高,品种增加。 (三)发展优势。 1、资源基础。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钽、铷、铀、钍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钨、银、锂、锆、铯、碲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铋、金、铌、铊、钪的储量居全国第三位,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称誉,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七朵金花”。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为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有力的调控手段。 2、产业基础。依托资源基础,我省已经形成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的冶金产业,为发展金属新材料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培育了江铜集团、新钢股份、江钨集团、江钨有限、虔东稀土、章源钨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了“贵冶牌”阴极铜、“袁河牌”船板钢等一批知名产品。2008年,全省8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中,冶金行业占4家,全省冶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强。 3、研发基础。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我省冶金行业已经建设了一批一流科研院所和专业院校,培养了一批一流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一流科研成果,为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创造了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近年,我省组建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新余钢铁公司、省地调研究院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金属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差距明显,产品档次不够高。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金属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新材料跟踪仿制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二是领军人才不足,前沿科研力量薄弱。大部分科研力量集聚在普通材料领域,新材料专业人才不足。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新材料的科研、产业投入渠道单一,投入总量不足。四是市场反映不灵敏。市场需求信息反应滞后,开拓新产品、应用新技术的速度迟缓。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实施重大高新技术项目为抓手,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创新并举,做强材料产业,做大下游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加快中部崛起和实现富民兴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政策支持。遵循市场和产业转移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制定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和政府协调,支持生产要素向重大项目和创新型企业集中,集中力量推动产业发展。 ——项目带动,形成抓手。谋划实施具有创新点、增长点、制高点的重大项目,通过项目聚集生产要素和科技人才,通过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高位切入,抢占先机。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一流人才,加强关键环节的自主创新,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引领未来发展。 ——延伸产业,做大规模。鼓励产品多元发展、加强产业配套,争创名牌产品,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大力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到省外、境外开发矿产资源,提高资源保障水平。 ——合理布局,安全环保。坚持产业项目进工业园区,特色项目向产业基地集聚,提高协作配套水平。推广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冶工艺,推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