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喜宴》看中国传统婚俗及其文化内涵-周晔.docVIP

从电影《喜宴》看中国传统婚俗及其文化内涵-周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期:从电影《喜宴》看中国传统婚俗及其文化内涵-周晔 -------------------------------------------------------------------------------- 作者:系办公室 浏览:1919 时间:2008-11-26 14:07:04 周晔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06级硕士 如果提起“婚礼”,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浮现在你的脑海?是热烈的火红盖头还是是唢呐嘹亮的欢歌,是红彤彤的洞房还是婚礼上新人幸福的笑脸,或者是宾客们真诚的祝福,喜宴上的欢歌笑语和大家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 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两性结合的基本制度和形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婚礼无疑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在婚礼中所反应出的种种风俗习惯,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更从微观上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伦理价值,是研究传统文化伦理的极好载体。 我国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喜宴》,讲述了一个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和碰撞的社会下,长辈和青年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的故事。李安导演都运用大量的镜头,以丰富的电影语言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事像,在热闹和喜庆中为我们生动的展示出一副中国当代婚庆风俗画,并通过热闹的喜宴婚庆习俗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伦观念,不愧为一部反应我国传统婚姻习俗和文化内涵的佳片。 一.电影《喜宴》 《喜宴》拍摄于1993年,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之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对传统的中国夫妇在美国为儿子举办婚礼喜宴的故事。台湾青年高伟同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两人为同性恋),但却不断受到远在台湾的父母亲电话逼婚。由于成天被逼婚的电话吵得几无宁静之日,赛门和伟同只好想出和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威威协定假结婚的主意,以应付父母的逼婚。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家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为他们操办婚礼。终于婚礼举行了,在大伙强闹洞房的情况之后,伟同跟威威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最终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不得不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威威孩子的干爸爸。 初看剧情,好像这个故事题材大胆前卫,然而仔细看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故事发生的舞台虽然是美国,实际上导演为我们展现的是极其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对中国婚俗事像的展现,更是原汁原味。通过影片,可以对我国多姿多彩的婚姻习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二.电影《喜宴》中的中国传统婚俗 (一)中国传统婚俗中的“媒” 谈到中国传统婚俗,首先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媒”字。这点在《喜宴》开头部分便有所反映。在电影开始,高母寄给儿子的录音带中,反复提及的“来电俱乐部”,便是一个类似于婚介所的机构,而婚介所,便是当今的“媒人”。看到《喜宴》中高母不断在来电俱乐部中为儿子挑选适合的女友的情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家一定是动用了所有力量,一起为伟同做“媒”,希望能为他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孩相亲结婚了。 在中国传统社会,媒人,又称“冰人”。因为在古俗中,春秋为嫁娶吉时,而冰天雪地的冬季才是媒人为男女撮合牵线之时,所以媒人才有“冰人”之称。民间俗称“媒婆”,“红娘”,“月老”。媒人所司之职,是“同二姓之好,定家室之道”,即撮合男女婚事。中国社会中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表明了媒人在传统婚姻制度中的重要角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凡婚姻必须有媒人存在,“无媒不婚”。 媒人是在一夫一妻制形成之后才出现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媒妁之言”是和“父母之命”相并重的婚姻条件之一,没有“媒妁”的婚姻是不能成立的。媒人既为男女双方的婚事奔走,也以在双方出现纠纷时从中调停。在封建社会,媒人就是双方家长意志的代理人。《诗经·豳风·伐柯》里说:“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说明媒人在婚姻缔结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而且这一点,不仅上升到礼的高度,更被法律所规范。只有请媒妁出山,男婚女嫁才合法化,如果婚姻自作主张,甚或自己托媒求亲,在当时是非常可耻丑陋的事情。就连汉代出现的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中,也请出土地爷、槐荫树为媒,方才成就了一段天上人间的美好姻缘,神仙的婚配尚需双媒,何况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呢[①]? (二)中国传统婚俗中的“聘礼” 影片中,高母送给威威的“见面礼”-—— 一个红包,贵重首饰和嫁衣,让威威感激不已。这里的所有礼物都有“聘礼”的意味。 中国乃礼义之邦,是讲“礼”的国家,在婚姻上也不例外。在古代婚娶中,聘礼与媒人同样占据着极为重要之地位。聘礼,又称聘财、聘金、财礼、彩礼。在传统婚姻中,按六礼规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各个程序中,男方家都要向女方家送礼,在各个程序中,人们最讲究的是纳征,纳征的礼物最为重要,正式的聘金、聘财,此礼一成,男女双方都不能轻易悔婚,否则不仅舆论不容,而且要受到法律处分。无论有无婚书或私约,只要受了聘财,婚姻关系

文档评论(0)

小小紫色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