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教案:必修2专题三念奴娇赤壁怀古.docVIP

语文苏教版教案:必修2专题三念奴娇赤壁怀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苏教版教案:必修2专题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能够说出作者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并能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2.能够理解作品中典故的含义并能够分析其作用。 3.学习本词运用烘托映衬的手法表现主要形象的写法,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写作。 1.连线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洵之子,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散文: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 诗歌:现存诗27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词: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其词内容广博,词风豪放、雄浑。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书画: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画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名画有《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他注重提掖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2.探寻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被贬调湖州,后上表发“牢骚”,被人诬陷为“大逆不道”,被逮捕下狱,险些丧命,这就是牵涉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乌台诗案”,后宋神宗对他从轻发落,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期间苏轼郁郁寡欢。元丰五年(1082),他游赤壁(赤鼻矶)时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酹江月( ) 公瑾( ) 故垒( )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1)大江东去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2)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5.词类活用 (1)大江东去( ) (2)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1.(1)lèi jǐn lěi (2)guān lún juǎn juàn huā huá huà 2.公瑾/谨慎 赤壁/玉璧 酹江月/捋胡子 3.(1)旧时的/缘故,原因/所以 (2)说/道路/学说/道理/道义/方法 (3)地区、地域,此处指古战场赤壁/诸侯国 (4)形容词,气势大而猛/动词,涌动/动词,吃惊、惊奇 4.(1)长江。/大河的泛指,包括长江。(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多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系的。 5.(1)名词作状语,向东 (2)羽扇纶巾:名词活用作动词,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6.(1)宾语前置句 (2)宾语前置句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词的风格方面有何特点?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3.“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怎样的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方面有何特点? 4.词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塑造周瑜这一人物形象的? 5.本词意境雄浑壮阔,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试作分析。 1.提示:“大江东去”仅此四字就雄视千古。用语极简洁、极质朴,却又气象极阔大,声势极豪壮,并且富含哲理。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气魄宏大,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江浪淘尽,感慨颇深,尤其是把古代英雄的代谢同大浪淘沙的壮美形象拈连起来,构想奇妙卓越,气壮声洪,令人犹如听暮鼓晨钟,有怦然心动之感。 以此提挈全篇,笔力非凡。 2.提示:这三句作者从正面描绘了赤壁雄伟奇险的景色。从描写的角度来看,“乱石穿空”是向上看到的山峰高耸入云的形象,“惊涛拍岸”是向下看到的江、岸吞吐搏击的形象,“卷起千堆雪”是平视看到的江涛汹涌奔流的形象;从描绘的重点来看,“乱石”句着重写姿势,“惊涛”句着重写声音,“卷起”句着重写色彩,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到赤壁近在眼前,江涛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这几句不仅写得概括集中,精神饱满,而且写得意态纵横,有声有色。 3.提示:这里把周瑜写得十分雍容闲雅,表现了周瑜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形象特点。“羽扇纶巾”,从服饰上写周瑜虽身为主帅,身当大敌,却羽扇便服,不着戎装,这里把周瑜写得多么雍容闲雅,真是风度超人。“谈笑间”从神态上写,周瑜不是“叱咤风云”的大声疾呼,而是谈笑风生,从容镇定,结果使曹操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可见他韬略过人、战功显赫。 这里用语极为简约,作者只用13个字,就把周郎的形象、破曹的神情以及建立的功业写得淋漓尽致。它就像一座三面浮雕,为我们雕出了三幅图画:一幅是周郎的“羽扇纶巾谈笑”,一幅是“强虏”,一幅是“灰飞烟灭”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