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掌握这5个穴位 关键时刻可救命.doc

一定要掌握这5个穴位 关键时刻可救命.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定要掌握这5个穴位 关键时刻可救命   在英文中,有一个短语叫“first aid”,意指急救,在某种意义上,急救得当就等于一条生命,急救不及时则会是莫大的哀痛与遗憾。First aid 的目的是保存生命、促进机体各功能复原,在中医中,同样有first aid,其在关键时刻亦可拯救人们的生命,急救的方式就是按摩相应的穴位。本文即给大家介绍5个重要穴位,希望各位读者一定要谨记,其在关键时刻甚至可以救济性命,具体内容如下:   高血压患者的救星——劳宫穴   在生活中,我们将高血压称为隐形杀手,其与冠心病、脑中风并列为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高血压疾病可大可小,轻者长期吃降压药可保持正常生活,重者甚至可引发猝死。更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危机情况如激动、生气、暴怒或者兴奋时常会发生骤升现象,使得许多脏器血液供应突然减少而发生病变,其中尤以心、脑、肾的损害为重,极易引起猝死。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作为患者家属一定要及时点按劳宫穴。   劳宫穴为经穴名,在我们的双手掌心中,当我们握拳时,中指指尖在掌心触碰的位置就是劳宫穴,《灵枢·本输》又将其称为掌中,隶属手厥阴心包经。当人体出现血压骤升、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痫症,口舌生疮,口臭,鹅掌风等症状时,均可按压劳宫穴,其能有效改善各种症状,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甚至能救济性命。具体操作方法就是用两个大拇指交替按压相对的劳宫穴,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匀称。 晕厥患者的救星——合谷穴   记得以前暑期军训的时候,很多人因为在烈日下站军姿而中暑晕厥,当时心里非常紧张,生怕自己也中暑晕过去。夏季,中暑晕厥现象非常常见,此时最好的急救方式就是用大拇指掐捏手背的合谷穴(位于双手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处),一般持续揉按3分钟左右,晕厥症状便可消失。不仅如此,合谷穴还用于急救中风、虚脱等原因造成的晕厥,可有效促进机体复原。 心绞痛患者的救星——至阳穴   在生活中,有很多40多岁的中年男性,经常会出现心绞痛的现象。其病症多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使得血管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一般来说,心绞痛主要以心前区疼痛为主,主要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并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很多患者在激动、生气、疲劳等身心、情绪不稳的时候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在受寒冷、阴雨天气甚至是吃饱饭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引发心绞痛,轻者休息片刻便好,重者则会出现持续的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此时患者、患者家属及身边的人一定要及时按压患者的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可有效缓解心绞痛。在平时,坚持每日按时点压3至4次至阳穴,还可有效预防心绞痛。 肾绞痛患者的救星——三阴交穴   对中医有所了解,或是对养生比较关注的朋友来说,“三阴交穴”这个专业术语应该很熟悉。三阴,即是足三阴经(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交即为交会,而三阴交穴即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三阴交穴涉及五脏之脾、肝、肾,其穴位物质包括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因为通及肾经,所以按摩此穴可有效缓解肾绞痛。   我们常常听到心绞痛,那肾绞痛有是个啥?肾绞痛是一种累及肾、输尿管的绞痛,很多情况下其发生都为一种急性状态,多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疼痛,疼痛从患侧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放射,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辗转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认识三阴交穴,在疼痛发作时用大拇指点压此穴3、5分钟,便可有效缓解疼痛。 揭秘身体6个救命穴位   穴位按摩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能在生活中正确应用。   气喘揉膻中   人体约有360多个穴位,但常用的并不是很多,比较实用的、能应急的是几个固定的特殊穴位。举例子来说,如果感觉胸闷、憋气,最容易产生反应的叫膻中穴。膻中属于任脉穴,位于胸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如果有上述症状,膻中穴的痛感会非常强。此时可以用拇指按揉,按揉后能够产生疼痛感,疼痛的刺激再加上穴位行气的作用,可以达到宽胸理气的效果,缓解胸闷、哮喘等症状。   经常与膻中穴一起搭配按摩的是内关穴,内关穴属于心包经,心包经能够宽胸、理气、强心,和膻中穴搭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内关穴位于前臂,在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仰掌取穴。也可以用来缓解中暑、晕车船。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痛经按十七椎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中医临床中,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能对痛经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