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激变换器 内容: 基本原理 反激变换器断续模式 反激变换器连续模式 RCC变换器 反激变换器基本电路 1. 基本原理 在开关S导通时间,输入电压Ui加在变压器T初级,同名端 ‘?’ 相对异名端为负,次级二极管D反偏截止。初级电流线性上升(线性电感),变压器作为电感运行: 2.断续工作模式 当功率开关导通(Ton)时,次级二极管截止,有 在导通期间,初级存储的能量 电路特点 反激变换器是输出与输入隔离的最简单的变换器。输出滤波仅需要一个滤波电容,不需要体积、重量较大的电感,较低的成本。尤其在高压输出时,避免高压电感和高压续流二极管。 输入平均电流是其峰值电流的D/2。如果D=0.5,Ii=I1p/4。很高的初级峰值电流要选择比连续模式大得多电流定额功率管,适用于高的输入电压(100V)和较小输出功率。同时关断损耗很大,漏感对效率影响大。 低输入电压和低输出电压情况下,输出功率受到限制,初级和次级电感太小,生产困难。否则降低开关频率。 漏感影响-不可避免 a. 多路输出交叉调节问题。虽然理论上反激变换器没有输出滤波电感,只有输出电容,相当于电压源,只要一路稳定,多路输出的其余各路基本上(除二极管压降)按匝比稳定输出,但由于漏感存在,产生交叉调节问题。 b. 为了减少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可在变压器初级并联稳压管或RCD电路吸收漏感能量。以稳压管箝位电路为例来说明漏感对损耗的影响。 当功率管关断时,初级电流趋向减少,初级感应电势反号,次级二极管导通,由于漏感存在,初级线圈两端电压为 电路参数选择 1) 确定初级与次级匝比 电路效率 符号定义 在最低输入电压U’imin(Dmax)时,变压器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关系(式(3)) 次级输出功率 考虑了总效率,变压器的变比 损耗严重,损耗限制磁通的摆幅ΔB, 面积公式为 4) 决定线圈匝数 5) 线圈导线尺寸 6) 线圈结构 为减少漏感,初级和次级线圈采用交错安放。常用N1/2 ? N2 ? N1/2 功率器件选择 3. 连续模式 2) 基本关系 4. 临界连续模式 RCC电路原理 稳态工作当输出电压建立以后 ,电压反馈R11,R12、 Dz (431) 、光耦(GU)工作。控制S2基极电流,将S2基极电流分流,使得初级峰值电流在比启动峰值电流小时关断,当满足以下关系时,输出电压稳定: 电路设计若干问题 当接通电源输出电压尚未建立时,功率开关关断由 引起的,初级电流达到最大值。此峰值电流必须大于最低输入电压时稳态峰值电流,否则不能启动。即 启动电流一般约零点几mA,与最高输入电压时反馈线圈电流有关,尽可能小。i3max/iR1 ?2。如果输入是全电压,R1受到电阻耐压限制,可能用几个电阻串联,每个电阻值在1M Ω以下。 如果从电网输入,小功率采用电容滤波,启动冲击电流很大。一般在输入电路中串联限流电阻。小功率电源有多次插拔要求,限流不能采用温度电阻,最好采用线绕电阻。 如果输出导线很长,输出电线有压降。电压反馈在机盒内,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长输出线的负载端电压下降。为补偿输出导线电阻Ro压降,可以接入负载补偿,电路如图所示。 如果需要恒流或限流,当效率不是很重要时,可以采用图示电路。电路中Rs为电流检测电阻。当负载电流在检测电阻上压降大于0.6V时,S3导通,与431的输出组成‘或’逻辑。恒流时,输出电压降低,431截止。电流反馈起作用。恒定电流为 在输出短路时,由于431阴极电源被短路,光耦初级电流被限制,甚至为零,次级晶体管电流也被限制或为零,短路电流增大。频率降低,导致变压器饱和而使电路失效。 根据电容电流有效值选择电容量或根据纹波(?U)、I2p、 ESR选择电容量,检查电流有效值。 输出电容电流有效值 二极管承受的电压与断续相似 二极管电流定额 当次级电流刚好下降到零时新的开关周期开始的反激变换器工作方式称为临界模式,通常是变频工作。利用这种模式工作的自激变换器称为RCC(Ringing Chock Converter) 初始基极电流(ib=Ui/R1)提供集电极电流ic=βib i’c,晶体管饱和,输入电压加在初级N1上,同名端“·”为正,正反馈线圈N3感应电势为S2提供更大基极电流,保证S2逐渐增长的集电极电流情况下仍饱和。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有 初级电流为 初级电流随时间线性增长。 启动时,次级电压未建立,光耦输出截止,S1也截止。当Ue=ieR50.6V时,S1导通对S2基极电流分流,当 晶体管退出饱和,各线圈感应电势反号,加速S2截止。次级二极管导通,对输出电容、负载供电。输出电容电压增高,次级电流下降。当i2下降到零,S2又自激。新的周期开始。 I1p R5 Ic1 R3 Uc2 U3 R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