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 1. 它们都能写成连续自然数之和:6=1+2+3, 28=1+2+3+4+5+6+7, 496=1+2+3+4+......+31, 8128=1+2+3+4+......+127 2.它们的尾数都是6或8 A.完美数 3.它们的全部因数的倒数之和都是2。 1/1+1/2+1/3+1/6=2 1/1+1/2+1/4+1/7+1/(14)+1/(28)=2 1/1+1/2+1/4+1/8+1/(16)+1/(31)+1/(62)+1/(124)+1/(248)+1/(496)=2 物以稀为贵。虽然未找到实际中的特别用途,但完美数的奇异和美丽吸引了许多人 C.回文素数 回文诗:《晚秋即景》 烟霞映水碧迢迢, 暮色秋声一雁遥, 前芩落辉残照晚, 边城古树冷萧萧。 倒过来念为: 萧萧冷树古城边, 晚照残辉落芩前, 遥雁一声秋色暮, 迢迢碧水映霞烟。 芩(qín) 数学中的回文素数或回文质数: 例如:2位数的回文素数有4对: 13—31;17—71;37—73;97—79 三位数的回文素数共13对; 四位数的回文素数共102对; 五位数共684对………… 有趣的是?=3.1415926…… 前两位数:31-13 前六位数:314159-951413 D:其它有趣的现象: 自守数:所谓自守数就是自已和自己相乘以后得到的数,尾数不变。在自然数中凡末尾数是1、5和6的数,不论自乘多少次,尾数仍然是1、5、6。 例如:21×21=421 21×21×21=9261325×325=1056256×6×6×6=1296 末尾是25和76的数也是自守数,三位数以上也有。 自然数中的奇数和偶数。 奇数: 偶数: 2=1×2 2+4=6=2×3 2+4+6=12=3×4 2+4+6+8=20=4×5 … … 2+4+6+8+… +2n = n(n+1) 对所有的自然数,下面的规律也成立并且十分有趣: 在自然数中还有一些数,看起来貌不惊人,但却十分特别,令人百思不得其解。6174就是其中之一。 7641-1467=6174 有趣的是,不仅6174本身,就是任意一四位数字,只要4个数字不完全相同,用上述办法重复多次,最后终能得到6174这个数。 例如1234这个数,我们用下列步聚运算: 4321-1234=30878730-0378=83528532-2358=6174 7、数学与人的发展 数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学校在公元前2400年时就开始了。柏拉图规定,不懂几何学不得进入他的哲学学校。这说明那时就把数学学习与教育和做人联系起来了。 现在全世界最普遍开设的教育课程就是数学,开设的时间是所有课程中最长的! 人类是如何达成这一共识?又是如何确立了数学如此重要地位的呢? 数学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中国数学历史悠久,也曾达到过很高的水平,但中国的古代数学偏向于应用与使用。 与中国古代数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古希腊数学所具有的强烈的理性色彩。古希腊数学更接近于世界观,接近哲学,接近人生,因而也更接近人文学。所以数学作为人类的思想产品,获得了极高的地位。 近代中国的教育观念中,还承继着老祖宗的某些传统。过分强调感性、实用性和目的性。数学只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和掌握。所谓“有没有用”的“用”,其含义更多的是对某个学科专业的实用性,而不包含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实际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促进,使得数学的发展异常迅猛,用途的广泛性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实用主义降低了数学的作用,由于过分的强调,而使数学的人文作用处于一个几乎被忽略的地位。 世界观的形成是后天的。它与人的成长过程密切相关。世界观左右人的认识、观点与方法。其共性表现为:符合逻辑的、辨证统一的和纯理性的。 数学家也不例外,他们在从事数学研究的同时,必定通过数学来看世界。反过来,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影响着其数学工作。从毕达格拉斯直到近代的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一直认为世界是数的体现,世界是按数学公式运行的,宇宙的书本是按数学写成的。数与世界密不可分。不少数学家都是哲学家。 20世纪的数学家兼哲学家庞加莱说:“没有数学这门语言,事物间大多数密切的类似关系将永远不会被我们发现;我们也无从发现世界内部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正是惟一真正的客观现实......是我们所能达到的惟一真理。” 实际上,出现的问题是数学与世界和谐的关系。如果说是数学发现了世界的和谐,则数学优先于世界观;如果说,世界的和谐是数学发现的,则世界观优先于数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