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蛋白质双向电泳相关基本知识 二、双向电泳 1、2-DE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对角线电泳SDS/SDS、Native/SDS三、2D-LC 一、蛋白质电泳相尖基本知识 1、电泳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等电聚焦电泳 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蛋白质的检测——显色剂 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йce首次发现电泳现象。*1909年Michaelis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称为电泳。他用不同pH的溶液在U形管中测定了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电泳移动和等电点。 70年代以来,电泳技术围绕制胶、电泳、染胶三大环节,不断改进,以实现下列目标: 1、提高分辨率及灵敏度。 2、简化操作,缩短电泳时间。 3、扩大应用范围。 各类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 第一节 蛋白质电泳的基本原理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 1、电泳是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物质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由于所带电荷不同,因此受到的引力不同,向相反电极泳动速度不同进而达到分离目的,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二、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1、电场强度;2、缓冲溶液的pH;3、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4、电渗;5、焦耳热 三、电泳的分类 按原理分类: 自由界面电泳:又称移动界面电泳,是指在没有支持介质的溶液中进行的电泳。其装置复杂,价格昂贵,费时费力,不便于推广应用。 区带电泳:是指有支持介质的电泳,待分离物质在支持介质上分离成若干区带。支持介质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电泳过程中的对流和扩散,以使被分离的成分得到最大分辨率的分离。区带电泳由于采用的介质不同以及技术上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③淀粉凝胶电泳:多用于同工酶分析,凝胶铺厚些,可一层一层剥层分析(一板多测)。天然淀粉经加工处理即可使用,但孔径度可调性差,并且由于其批号之间的质量相差很大,很难得到重复的电泳结果,加之电泳时间长,操作麻烦,分辨率低,实验室中已很少使用。 ④琼脂糖凝胶电泳:一般用于核酸的分离分析。琼脂糖凝胶孔径度较大,对大部分蛋白质只有很小的分子筛效应。 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检测。其分辨率较高。 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支持介质。 ?? 另外根据支持介质形状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薄层电泳、板电泳、柱电泳。??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分析电泳、制备电泳、定量电泳、免疫电泳。 按pH的连续性不同,可分为:连续pH电泳,不连续pH电泳。 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二节 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 1966年,瑞典科学家Rible和Vesterberg建立。 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 1.电泳系统中加进两性电解质载体,当通直流电时,两性电解质载体即形成一个由阳极到阴极连续增高的pH梯度。蛋白进入时,不同的蛋白移动到与其等电点相当的pH位置上,从而使不同等电点的蛋白得以分离。 2.优点:分辨率高,区带清晰、窄,加样部位自由,重现性好,可测定蛋白或多肽的等电点。 3.缺点:需无盐溶液,不适用于在等电点不溶解或发生变性的蛋白。 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等电点的不同,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的(或非线性)pH梯度中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分析对象只限于蛋白质和其他两性分子。 根据建立pH梯度原理不同,可分为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carrier ampholyte pH gradient)和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 IPG)。 一、基本原理 1、蛋白质的等电点:取决于其氨基酸的组成。 组成每一种蛋白质或多肽的氨基酸的数目和比例是不同的,故蛋白质的等电点范围很宽,这使得可以利用它来分离和分析蛋白质。 二、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等电聚焦电泳 1、载体两性电解质应具备的条件 在等电点处有足够的缓冲能力,以便能控制pH梯度,而不致被样品的缓冲能力而改变pH梯度。 在等电点处有足够高的电导,以便使一定的电流通过,具备不同pH的载体有相同的电导系数,是整个体系中的电导均匀。 分子质量小,便于与被分离的高分子物质分离。 化学组成不同于被分离物质,不干扰测定。 应不与分离物质反应或使之变性。 由多乙烯多胺与丙烯酸加成制备(有不同pH范围的商品两性电解质载体) 3、载体两性电解质分离原理 等电聚焦样品可放于任何位置。 4、载体两性电解质的缺点 载体两性电解质合成过程复杂,影响蛋白质点的位置,从而影响了重复性; 负极漂移现象,使pH梯度不稳定; 负极漂移现象使碱性蛋白质无法聚焦; 凝胶灌制重复性差,凝胶机械稳定性差,影响重复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抗癌生物中药、能够治愈癌症的专利药.doc
- 抗癫痫新药-奥卡西平精神科应用.ppt
- 抗高血压药物赖诺普利研究文献检索.doc
- 抗击脑血管病.ppt
- 抗菌素合理应用考题.doc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使用原则.ppt
- 抗菌药物管理2016.docx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5.ppt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欧阳郢.ppt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ppt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