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章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能源概论 一、能量 (1)机械能 是与物体机械运动或空间状态相关的能量,包括固体和流体的动能、势能、弹性能和表面张力能。 设质量为m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该物体的动能Ek可以用下式表示: QUOTE Ek=12mv2 受重力作用,不同位置高度的物体具有不同的重力势能。设物体的质量为m,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的重力势能Ep可用下式表示: QUOTE Ek=12mv2 物体由于弹性变形而具有做功的本领,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设物体弹性系数为k,物体的变形量为x,则物体的弹性势能Eτ QUOTE Ek=12mv2 (1 在不同物质和同一物质不同相的界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而具有的做功能力称为表面张力能。设物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σ,界面面积为S,则表面张力能Es可表述为: QUOTE Ek=12mv2 (2)热能 设温度为T的系统的熵的变化为dS,则热能Eq可以表述为: QUOTE Ek=12mv2 (3)辐射能 (1-6) (4)化学能 (5)电能 以电子的流动传递的能量。设驱动电子流动的电动势为U,电流强度为I,则电能Ee可以表示为: (1-7) (6)核能 是原子核内部粒子相互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核能要通过核反应释放能量。核反应有三种形式:① 放射性衰变;② 核裂变;③ 核聚变。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是不可用能的度量。熵的增加意味着系统的能量数量不变,但质量变差,做功的能力变低。因此熵增加意味着能量在质量上的贬值。如果环境温度为T0,系统的熵增为△S ,则能量的贬值E0为: QUOTE E0=T0?S (1 图1-1 火用 示意图 设在图1-1中,一台卡诺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Q,对外做功W,向低温热源放热Qo。热量Q的火用 为: (1-9) (1-10) 在一定的能量中,火用 占的比例越大,其能质越高。我们定义一个能质系数φQ。 (1-11) (1-12) (1-13) 二、能源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表1-2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海洋能 电力、城市煤气、各种石油制品、蒸汽、氢能、沼气 从资源的角度出发,还可以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国际公认的可再生能源有六大类: 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现代生物质能; 海洋能; 小水电。 图1-2 2005年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费比例 图1-3 200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构成 图1-4 纽约石油期货市场油价的变化(截止至2008年6月) 第二节 能源与环境 一、能耗引起的环境污染 二、能耗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大气污染和酸雨(雪、雾),即跨国界的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臭氧层破坏问题; 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问题;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热带雨林的迅速减少;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 海洋污染; 人口增长过快。 这十大问题或多或少都与人类消耗能源有关,也或多或少与人类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有关。其中最直接的,也是影响最大的问题是温室气体排放、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图1-5 温室效应示意图 图1-6 从公元元年开始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1 图1-7 有气象记录以来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以1961~1990年平均值为基准)1 图1-8 海平面的变化(以1961~1990年平均值为基准)1 为了评价各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温暖化影响的相对能力大小,可以用“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指标参数: (1-14) 图1-9 地球大气层构造 图1-10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南极上空图像(2006年9月) (1-15) 图1-11 HCFCs淘汰时间表(2007年9月)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 第三节 中国的能源与环境 (1-16) 。 图1-12 2005年我国人均能耗(电耗)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