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概论 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 一场雨可以使大气污染情况得到改善,但只是暂时的,因为没有从源头改善。 (1)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分: 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物;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点源(高架源)、面源、线源和体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和瞬间源; (4)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分: 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源和农业污染源 (5)按主要污染物分类统计分: 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粉尘是大气中污染最大、最严重的污染物。 降尘:直径大于10微米,它多属于燃烧不完全的 小碳粒。 飘尘:直径小于10微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比细菌(0.8微米)还小,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它在空气中可以飘浮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降尘可被鼻腔和咽喉所阻隔,不能进入肺泡。但飘尘危害很大,它可经呼吸道沉积于肺泡上,引起血液中毒和尘肺。 硫的氧化物(SO2或SO3) 氮氧化合物(NO、NO2 ) 碳氢化合物 危害 防治措施 粒状污染物(如烟、尘、雾等) 亚硫酸钾(钠)吸收法(WL法) 碱液吸收法 2NaOH + SO2→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2NaHSO3 2 NaHSO3 + 2NaOH→ Na2SO3 + 2H2O 液相催化氧化吸收法(千代田法) 金属氧化物吸收法 现以MgO为例进行介绍,称作氧化镁法。 吸收过程反应 MgO+H2O → Mg(OH)2 Mg(OH)2+ SO2+5H2O → MgSO3·6H2O MgSO3 + 6H2O + SO2 → Mg(HSO3)2 + 5H2O Mg(HSO3)2 + Mg(OH)2 +10H2O → 2MgSO3·6H2O 定义:采用适当的液体作为吸收剂,使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气与吸收剂接触,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吸收于吸收剂中,使气体得到净化的方法。 指在吸收过程中,用来吸收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的液体. 指被吸收的组分 指吸收了吸收质后的液体 吸收剂 吸收质 吸收液 优点 设备简单、捕集效率高、应用范围广、一次性投资低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有害气体的治理 缺点 必须对吸收液进行处理,否则容易引起二次污染。此外,低温操作下吸收效果好,在处理高温烟气时,必须对排气进行降温处理 吸收法优缺点 典型废气的治理技术 SO2废气的治理技术 亚硫酸钾(钠)吸收法 海水吸收法 碱液吸收法 尿素吸收法 液相催化氧化吸收法 氨液吸收法 金属氧化物吸收法 以亚硫酸钾或亚硫酸钠为吸收剂,SO2的脱除率达90%以上。吸收母液经 冷却、结晶、分离出亚硫酸钾(钠),再用蒸汽将其加热分解生成亚硫酸 钾(钠)和SO2。亚硫酸钾(钠)可以循环使用,SO2回收去制硫酸。 WL-K(钾)法的反应为 K2SO3 + SO2 + H2O→ 2KHSO3 (吸收过程产物) WL-Na(钠)法的反应为 Na2SO3+ SO2 + H2O→ 2 NaHSO3 (吸收过程产物) 2 NaHSO3 → Na2SO3+ SO2 + H2O (分解过程产物) 吸收剂可循环使用,吸收剂损失少;吸收剂对SO2的吸收能力高,液体循环量少,泵的容量少;副产品SO2的纯度高;操作负荷范围大,可以连续运转;基建投资和操作费用较低,可实现自动化操作 WL法的优点 WL法的缺点 必须将吸收剂中可能含有的Na2SO4去除掉,否则会影响吸收速率;另外吸收过程中会有结晶析出而造成设备堵塞 采用苛性钠溶液、纯碱溶液或石灰浆液作为吸 收剂,吸收SO2后制得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钙。 2Na2CO3+SO2+H2O→2NaHCO3 +Na2SO3 2NaHCO3+SO2→Na2SO3 + 2CO2+H2O Na2SO3+SO2+H2O→2NaHSO3 用纯碱溶液作为吸收剂(双碱法) 再生过程的反应为 2NaHSO3+CaCO3→Na2SO3+CaSO3·1/2H2O↓+CO2↑+1/2H2O 2NaHSO3 + Ca(OH)2→ Na2SO3 + CaSO3 ·1/2H2O↓+ 3/2H2O 2(CaSO3 ·1/2H2O)+ O2 + 3H2O→ 2(CaSO4·2H2O) NH3 + H2O + SO2 → NH4HSO3 2NH3 + H2O + SO2 → (NH4)2SO3 (NH4)2SO3 + H2O + SO2→ 2 NH4HSO3 氨水或液态氨作吸收剂,吸收SO2后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 NH3 + NH4HSO3 → (NH4)2SO3 NH4HSO3比例增大,吸收能力降低,须补充氨将亚硫酸氢铵转化为亚硫酸铵,即进行吸收液的再生 此法是以含Fe3+催化剂的浓度为2%~3%稀硫酸溶液作吸收剂,直接将SO2氧化成硫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4优质课公开课Unit 4 Project.pdf
-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DB4413T 29-202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docx
- 2025青鸟消防JBF-11S控制器使用说明书.docx VIP
-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天帝颛顼》.doc VIP
- 2019年输变电工程设计竞赛创新亮点.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pdf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高频词汇(共 688个 ).doc VIP
- 耐药结核病全口服短程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