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生和婚姻稳定性.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招生和婚姻稳定性.docx

大学招生与婚姻的稳定性大卫·盖尔、罗伊德·S.沙普利发表于2012-10-2301:06从开始的大学入学问题,到最后讨论婚姻配对问题,我们都抛弃了现实,进入了一个理想化的数学世界。  ●从开始的大学入学问题,到最后讨论婚姻配对问题,我们都抛弃了现实,进入了一个理想化的数学世界。务实的读者大概会马上问,我们有没有做一些努力,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虽然,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许多非数学的因素,而且这种讨论在数学期刊上似乎不太适宜,我们的观点是,我们在这里介绍的观点,可能会被利用于解决某个阶段的入学问题。  我们研究的问题和下面这种典型情况有关:一个大学正在对n个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考核,招生的名额是q。在评估申请学生的资格之后,招生处得决定招收哪些学生。如果仅仅录取q个最具资格的学生,可能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收到录取通知的q个学生不一定都会接受录取。因此,为了使大学能够招收到q个学生,一般来说,发出的录取通知需要超过q个。解决招收多少学生以及招收哪些学生的问题,需要加入一些猜想。  我们可能并不知道,一个收到录取通知的学生是否还申请了别的学校;即使知道了这一点,也无法搞清楚这个学生对自己申请的学校怎样排名,就算知道了,也难以知道其他哪些学校会愿意招收这个学生。基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学校只能期望招进的学生人数和理想的人数接近,并且学生质量能接近可达到的最优值。  通常的招生程序给申请的学生和学校都带来一些困扰。被要求在申请表格中按偏好列出学校排列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如果让一个学校知道它只是自己的第三选择,会降低自己被这个学校录取的可能性。  有个精心设计的方案是引入“候补申请人”名单,意思就是申请者在得知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同时,也被告知当有空缺存在时可能会被录取。但是,这会导致新的问题。假设一个学生被一所大学录取,与此同时,他又被列在另一所自己更心仪的大学的“候补申请人”名单上,他是应该保险起见,接受第一个大学的录取,还是冒险一试,寄希望于自己更喜欢的学校呢?如果接受了第一个学校的录取,不告知第二个学校,等第二个学校愿意录取自己时再拒绝第一个学校,这样做道德吗?  上面列出的问题其实都可以避免,我们将描绘一种能令学校和学生两方都满意的分配申请者的程序,这种程序可以清除一切不确定性,并且,假定有足够的申请者,这个程序可以让每个学校分配到和给定招生名额一致的学生。分配规则  假设,n个申请者将被分配到m个学校,而q是第i个学校的招生名额。每个学生剔除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去的学校,按照自己的偏好对剩下的学校进行一个排名。方便起见,假设学生和学校之间没有关系,那么,即使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某两所学校或者多所学校之间没有什么差别,他还是要按照某一顺序给学校做出排名。每个学校同样按照自己的偏好,给申请者排名,首先排除那些在任何情况下(即使这意味着招生名额不满)都不愿意接收的学生。通过学校的录取名额、学生和学校各自的排列名单,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某种达成统一意见的公平规则,将申请者分配到学校。  照刚才的思路,简单地看,解决方案很容易浮出水面。不过,很少有人将分配和偏好联系在一起,一旦考虑这点,复杂性就增加了。  举一个简单的案例,假设有两个学校A和B,两个申请者a和b。a更喜欢A学校,b更喜欢B学校,遗憾的是,A学校更喜欢b申请者,B学校更喜欢a申请者。这种情况下,没有能使各方都满意的分配方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必须做出决定。哲学上,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而不是反过来。将a申请者分配到A学校,b申请者分配到B学校这种做法可能是合适的。这也暗示了一个受到承认的大致规则:当其他因素一样时,比起学校,学生应该被优先考虑。这个规则本身来讲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我们讲述完另一个更为明确的事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说。  我们接下来要阐述的核心观点就是,无论最终是决定使用哪种分配方案,下面这个定义描述的情况,很有可能不发生。  定义:如果有两个申请者a和b,分别被分配到A学校和B学校,但是b更偏好A学校,而a更偏好B学校,那么,这种分配被定义为“不稳定”。  假定,刚提到的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申请者b可以向A学校表明态度说,自己愿意转到A学校,A学校可以许诺招收申请者b,同时,让a学生转校,来维持总招收的人数在招生名额之内。A学校和b学生会考虑这么做,让分配更利于各自。如此一来,原来的分配就“不稳定”了,这种分配可能会被学校和申请者联合推翻,以达到一种对两者都更有好处的分配。  我们对一个分配方法的首个要求,是不会表现出不稳定。这立马就引出一个数学问题:是否总有可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分配方案?下面我们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虽然说,找到佐证的例子并不困难,不过,如有些例子所暗示的,结果看似不那么明显。  假定稳定分配方案暂时存在,我们仍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稳定方案中,更倾向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