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法制度.ppt

中国民法制度史 中国古代的民法制度 ----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制度 婚姻的目的与原则 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父母不好,虐待;没有做官发财,未使父母名誉提高;没有儿子。 一夫一妻制:正妻只能有一个。天子(后)诸侯(夫人)大夫(孺人)士(妇人)普通百姓(妻) 大清民律草案 制定背景:资本主义性质的民族工商企业,已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得比重;西方法文化的输入。 制定过程:总则、物权、债权三编由松冈义正起草,亲属和继承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 《大清民律草案》的指导思想 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 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 求最适合中国民情之法 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立足于变法新政,促进社会进步的立场,注意选择适合于改进政治与法制的最有利益之法。 基本内容 总则 基本原则:民事本律所未规定者依习惯法,无习惯法者依法理。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诚实及信用方法。 权利能力: 行为能力:妻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责任能力 人格保护 法人制度 民法上物的概念及范围 时效 亲属 继续实行宗法家长制度 援引《大清律例》中有关婚姻的内容 在亲子关系中确立亲权 重申嫡庶之分 继承 没有明文规定宗祧继承的条款,但实质上的内容仍然具备。 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特点 采用了资本主义民法的形式 在亲属法和继承法中表现了宗法礼治的影响和封建法律的遗迹 注意吸收流行于各地的内容。 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民国民法的制定 1929年1月组成民法起草委员会,并计划一年内完成民法典的编撰 民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傅秉常、史尚宽、焦易堂、郑毓秀(王用宾)林彬 民法起草委员会顾问:王宠惠、戴季陶、宝道(GEORGES PADOAX) 对民国民法的评价 从比较法的角度来评价 吴经熊:全部民法已经由立法院于最近二年中陆续通过并已正式公布了。此后中国已为一个有民法典的国家了,这是在法制史上何等重要、何等关荣的一页;但是我们试就新民法从第1条到第1225条仔细研究一遍,再加德意志民法及瑞士民法和债编逐条对校一下,其95%是有来历的,不是照章譽录,便是改头换面。 * 婚姻的成立: 形式要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六礼程序:成妻之礼---成妇之礼 实质要件:同姓不婚 附远厚别:别人伦 良贱不婚 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婚姻的解除: 离婚条件:七出 和离 义绝 离婚的限制条件:三不去 债权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确立契约自由原则 物权:保护所有权人的私有财产 保护土地所有人的权益。 史尚宽 王宠惠 史尚宽:留学背景16岁留学日本,先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后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22年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修法律;1924年转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 王宠惠:1902年初冬,王宠惠转赴美国求学,他先就学于加利福尼亚大学,随后转入耶鲁这所培养了不少中国近代名人如容闳、詹天佑的世界一流学府深造,并在这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以后,王宠惠旋即赴英国继续研究国际公法,并获得英国律师资格。同时,王宠惠还游历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先进国家,考察各国宪法,并被选为柏林比较法学会会员。 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内容:共1225条,分为五章,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 特点 1.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摈弃绝对的个人主义而采用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 社会利益优位 权利不得滥用、诚实信用 扶助弱者:严禁重利盘剥(第203、205、206条)赠与之撤回(第416条第1项,第418条)租赁效力之扩大(第425条),租金之减免(457)受雇人之保护 建构以法典为框架的回应型民法体系 民国民法典的条文共1225条,较《大清民律草案》的1596条,民国《民律草案》的1522条,均大为减少。 民国法典第一条:民事,法律所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 法典条文的精简体现了编订者的一个重要立法观念:不是用法典来解决一切具体问题,而是以法典解决最主要的民法问题,法典是整个民法体系的制度框架。 民商合一的编撰体例 将商法的通则问题归入到民法典的债篇,具体的商法制度以单行法加以规定。 将具体的商法制度另定单行法,各个单行法均与民法典保持体系上的统一关系。 *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