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贸国共合作.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国贸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武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及原因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级成果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及意义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与武汉 1)京汉铁路罢工与二七惨案 2)武汉战役 3)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4)武汉黄埔军校的建立 5)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2)武汉战役 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因其战争过程由南向北进行,故又常简称为“北伐”,或称“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北伐陷于停顿。 2)武汉战役 吴佩孚集结兵力,企图凭借长江、汉水固守武汉。部署以陆军第3、第8师和中央第25师等部守备武昌;陆军第14师守备汉阳、汉口;另以湘军残部在沌口、金口,武卫军和河南第10师在阳逻、黄冈,湖北暂编第2师和河南暂编第2师在蔡甸、沙洋,第13混成旅、浚滑游击队等部在汉口附近地区,保障武汉的安全。国民革命军于九月一日包围武昌城。二日,前敌指挥部决定以第4军并配属第1军第2师和第7军第7、第8旅主攻武昌城;第8军继 续准备进攻汉阳、汉口;第7军第1、第2旅在鄂城(今鄂州)、樊口遮断吴军长江交通,掩护攻城部队侧背安全;第1军第1师为总预备队,在崇阳待命。由于武昌城墙高筑,吴军防守严密,攻城部队在缺乏周密准备的情况下,先后于三日、五日两次攻城,均未奏效,且伤亡甚重,遂对武昌改取封锁围困。   第8军于八月二十六日开始在临湘、嘉鱼间陆续渡过长江,九月五日向汉阳发起攻击。吴军湖北暂编第2师倒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刘佐龙任军长),配合第8军作战,6日攻占龟山。第8军第2师攻占汉阳兵工厂,第4师占领汉阳城。七日,第8军第2师渡过汉水,攻占汉口。吴佩孚率残部北逃。第8军主力乘胜追击,至十六日相继占领武胜关、平靖关、鸡公山和九里关。国民革命军攻占汉阳、汉口后,武昌已成孤城。    九月中旬,第7军和第1军第2师奉调入赣作战,由第4、第15军和第8军一部继续封锁围困武昌。十月八日,守军第3师师长吴俊卿率部投诚。十日,攻城部队在吴俊卿部接应下攻占武昌城,歼敌2万余人,生擒守城司令、第8师师长刘玉春和湖北督理兼中央第25师师长陈嘉谟。  独立团烈士陵园 贺胜桥烈士陵园 3)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迁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到武汉。12月5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中央党部和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1927年2月21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在广州国民政府停止办公到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此段期间,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作为临时领导机构,徐谦为联席会议主席。 武汉国民政府不设主席,以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为常务委员。 武汉国民政府运作至宁汉合流。 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4)武汉黄埔军校的建立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学盛况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月22日,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反共事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军官教导团,成为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便不复存在;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1928年5月,由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1929年9月10日,校长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改称学校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年9月,学校被要求停办;在南京,1927年底,由蒋介石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1928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7年8月迁至成都。在八年抗战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抗战结束后,实行军校改制,于1946年元旦后改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征升任校长。 4)武汉黄埔军校的建立 5)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全称“国民党中央农民讲习所”,位于武昌红巷13号。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推动下,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1958年对旧址进行了修缮整理,按当年原貌作复原陈列,筹建纪念馆,由周恩来亲笔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匾额,悬挂于大门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