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钉螺的生态与控制 洱源县血防办 杨文灿 钉螺 软体动物门(Phylum Mollusca) 腹足纲(Class Gastropoda) 前腮亚纲(Subclass Prosobranchia) 或扭神经亚纲(Subclass Streptoneura) 中腹足目(Order Mesogastropodae) 圆口螺科(Family Pomatiopsidaae) 钉螺属(Genus Oncomelania) 一、钉螺的形态特征 贝壳较小,成体高6—10毫米,宽3—4毫米,尖圆锥形,有6—9个螺层。壳质厚,较坚硬,壳面光滑或有粗的或细弱的纵肋,底螺层较膨大。?壳面淡灰色,壳口卵圆形,具有黑色框边,外唇背侧有1条粗隆起的唇嵴。 钉螺 有雌、雄之分,水陆两栖,由螺壳和软体两部分组成,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颈、足和外套膜,后部是内脏;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多见于山丘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13个省市。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钉螺体包括两部分: 外壳和厣:用以包藏软体 ; 软体部分:包括头、颈、足、外套和内脏囊 呈右螺旋状圆锥形。 各地钉螺大小不一。 湖沼地区的钉螺最粗大,长度在10mm左右(最长可达14mm); 山区钉螺最小,在6mm左右; 水网地区钉螺介于其之间,一般在7mm左右。 钉螺与其它相似螺类的鉴别 在自然界环境中孳生的某些种类的螺蛳,其外形同钉螺较相似,易与钉螺混淆。在查螺、报螺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群众将相似螺类当作钉螺报上来,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鉴别。 在实际工作易与钉螺混淆的相似螺类主要有:方格短沟蜷、管螺、细钻螺(菜螺)、泥泞拟钉螺等。 钉螺和相似螺类的鉴别要点 二、栖息习性 作为水陆两栖的螺类,钉螺喜欢在水中生活,成螺 一般在潮湿而食物丰富的陆地上生活。钉螺不能长 时间在水中,也不能长时间在陆地上。常年干旱地 区不适应钉螺生存,水位和气温对钉螺的栖息地影 响较大。水网地区钉螺可以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 而山区钉螺则以陆栖为主。冬季大多躲在草根、泥 缝、松土、叶渣等处陷蔽起来,不食不动,越过 冬天再活动。夏天汛期来临,江河水位上涨,钉螺 可爬到2米多高的芦苇或树上求生,冬天可钻入土层 下14厘米处越冬。 三、适应性 (一)水分 水分是促使钉螺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钉螺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尤其是在幼螺阶段必须在水中生活,离开了水以后即很快死亡。在水中或潮湿的地面上,成螺常伸出头足活动。但在干燥的环境中,钉螺软体则缩入壳内,闭厣不动,以减少体内的水分蒸发,这是钉螺抗御干燥的本能反应。在夏季阳光直射下,钉螺在干土上的寿命很短,但在湿土上的钉螺则不易死亡。土壤的含水量不等,钉螺的分布亦随之而不同。在湖、河岸壁水淹不到的地方,钉螺分布很少。一般认为,泥土含水量少于20%时,钉螺的活动力较差,基本不开厣;而泥土含水量在30%时,钉螺的活动则较强。 (一)水分 钉螺在干燥环境中虽然不能活动,但成螺却具有一定的耐干能力。钉螺的耐干能力与温度有关。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钉螺的耐干时间较短,而在低温下则较长。幼螺的耐干能力要远远低于成螺。 至于水质和钉螺分布的关系,一般钉螺孳生地的水的PH值为中性或微碱、微酸;但据观察,有的地方钉螺在PH8.0左右的水中也可生活,在PH9.75~9.80的水中尚可有部分钉螺爬行,但在PH9.80以上的水中,钉螺即闭厣不动。另据苏北沿海地区观察和分析,钉螺也能适应和自下而上于含有0.26%可溶性盐的水中;也可适应总硬度为1.40度、氢氧化合物及碳酸盐为0~2.52度、酸式碳酸盐为6.72~29.4度的水中。 三、适应性 (二)温度 1、温度与钉螺分布的关系 我国有钉螺分布的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其孳生生地的最北界为江苏省宝应县。周晓农等认为随着全球气温变暖,钉螺北移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加。 2、温度对钉螺活动的影响 钉螺生长和活动的适宜温度是20-25 ℃,过冷或过热均不 利于钉螺活动。钉螺在28-30℃时爬行速度最快,达35度时开始爬行速度很快,但很快衰竭。钉螺在3℃以下极少开厣,在13℃时开厣率达90%以上,当温度超过33℃时,随温度升高,钉螺闭厣率升高,至37 ℃时,钉螺闭厣率达50%以上,39 ℃时,全部闭厣。最适应钉螺舐食的温度为10-20 ℃。在自然环境中,钉螺活动一般4-6月最多,7-8月减少,9-10月增多,11月下旬后又开始减少。 三、适应性 (二)温度 3、钉螺的休眠 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劳动项目2《煮面条》教学设计.doc
- 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doc VIP
- 注射水纯水纯蒸汽施工方案.pdf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新能源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电气运行、检修、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五大规程).docx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 大纲》.doc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Lesson 21-22课件.ppt VIP
- 2025贵州遵义南国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1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信体系下 网络舆情应对流程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