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君西游何时还? (1) 。 但见悲鸟号古木, (2) 。 (3) ,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 ! 连峰去天不盈尺, (5) 。 (6 ) , (7) 。 其险也如此, (8) ! (9)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10)。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11) ,杀人如麻。 (12)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3) ! 语法——短语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专指唐代以前流行并在唐代继续流行的一种诗体,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存在 指的是唐代以前的所有诗歌形式,包括乐府诗、骚体诗、引、吟、行等体裁的诗歌。 句数不定,每句字数不定, 每个字不限平仄; 韵脚可平可仄, 也可中间换韵; 可对仗也可不用。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或叫格律诗 它是唐代才发展成熟的一种新诗体。 除了长律(排律)以外, 句数固定,每句字数固定, 每个字要按平仄来写; 只能押平韵,而且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赏诗先要: 1、知人: 2、论世: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 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765年4月,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乃决计举家东迁回乡。 766年暂寓夔州,迎来创作高峰,或追忆似水年华,或感叹世事如棋,反复无常,或借古抒怀,或自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滞留夔州二年,768年,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贫病死于赴郴州途中。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 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 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 伤怀的七言律诗。 本诗前面四句写登高所见, 后面四句抒登高所感。 整体分析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三、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四、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凡是两个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平仄相反的句子联立,即为对偶句。一双对偶句独立叫对联;两双以上的对偶句连用,称为“对仗”。“仗”本指皇宫卫队的行列,大的礼节使用这种卫队行列,两两相对,称为“仪仗”。对仗就是这个含义。 一、 对偶句特点 对偶句有五个特点:即上句(又称出句、起句或上联)和下句(又称为对句、落句或下联)双双要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字面相当,平仄相反,结构相同。 ①“字数相等” ②“意义相关”:A、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B、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C、某种情况下同时并存的两个阶段,等等。也就是,上、下句的意义相联,彼此补充;或者共存,彼此映衬。 对偶 语文中的对偶 一种修辞手法,其主要方式有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黄磷尾气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掺烧使用介绍.PDF VIP
-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pptx VIP
-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97027.doc VIP
- Boss Roland逻兰ME-90B 贝斯综合效果器[Simplified Chinese] ME-90B Reference Manual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玩转手机银行APP.doc VIP
- 征信报告模板详细版带水印可编辑2025年9月新版.pdf VIP
- 征信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简版2024年12月最新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版可编辑带水印.pptx VIP
- 羽毛球单双打简易规则和图解.doc VIP
- 第1讲职业生涯规划概论.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