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初唐宫廷诗及其新变.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初唐宫廷诗及其新变.doc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唐诗在发端阶段为盛唐时代的到来,作了哪些准备工作。了解初唐诗歌的概貌,对几位重点作家的作品能进行理解性的分析。      文学史的讲述与具体作品的分析必须相结合,通过作品展示初唐诗歌发展的历程,注意避免过多地进行抽象论述。      在掌握课件内容的基础上,还需扩充阅读教材中选录的其他诗作。   注意把握自己的阅读体验,必要时可试着写些感受性的文字。 一、贞观诗风   唐初三、四十年间,诗坛仍隶属于宫廷。主要是以唐太宗李世民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而贞观诗风的新变,则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在唐太宗的诗中,常常体现了壮大怀抱与华美词采的并存。例如作于贞观四年(630)的《经破薛举战地》诗,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这四句刚健豪迈,然而诗中却也有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一联,带上了六朝雕琢辞采的痕迹,与全诗的气格就不大协调了。另外,杨师道、李百药都是北方文人,早年写 唐太宗《晋祠铭》 诗状况于吸收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有一些较为成功的作品,但他们后来成为唐太宗器重的宫廷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上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了。   贞观诗风的宫廷化倾向,与受南朝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太宗李世民是个爱好文艺的君主,现存的太宗诗里,感时应景、吟咏风月的多达五十余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虞世南等人所编的《北堂书钞》、《文思博要》、《艺文类聚》等类书,成为宫廷诗人的作诗工具,以便于应制咏物时摭拾辞藻和事典,把诗写得华美典雅。这原是南朝文士作诗的积习,在虞世南和许敬宗等人的创作中均有所反映。尤其是许敬宗的诗,对仗虽工而流于雕琢,文采虽丽而无生气,缺乏美的情思意味。         二、上官仪   1、上官仪和上官体   上官仪(608?-644), 唐太宗《温泉铭》 字游韶,陕州(今河南陕县)人。贞观初年进士及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当时唐太宗很喜欢写诗文,经常让上官仪替自己修改草稿,还让他与自己唱和。每当宫廷宴会时,都要召上官仪来写诗。唐高宗时官至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位居宰相,后因建议高宗废皇后武则天,为武氏嫉恨。又因梁王李忠谋反事受牵连,下狱而死。   上官仪在贞观年间所作的应制诗,就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如《早春桂林殿应制》中的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一联,即体现出诗人的杰出写景技巧和善于营构明秀灵动的诗境的能力,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当时人称之为上官体。上官体的主要特征是以歌咏宫廷生活,为唐王朝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为基本内容,语言艺术上则表现出倾慕齐梁、典丽精工、绮错婉媚的风尚。上官体的积极意义在于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破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把六朝以来的对仗技巧加以程式化,提出六对、八对等名目,成为后人写作近体的一种规范,在律诗定型过程中,起过一点推动作用。但上官体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由于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生活接触面也比较狭窄,所以诗歌的变革任务不可能由他们来承担。上官体诗人除上官仪外,还有唐太宗、虞世南、李百药、杨师道、长孙无忌、李义府等。  2、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鉴赏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注释】    广川:此指洛阳的洛水。    长洲:此指洛水两岸的洛堤。   【鉴赏】   据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上朝的官员们,觉得此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见这首诗是上官仪在唐高宗龙朔年间(唐代年表链接)为宰相时所作,在当时影响很大。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并没有地方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着。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便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戒严,天津桥入夜落锁,断绝交通,到天亮时才开锁放行。所以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以洛水即景起兴,流露出承恩得意的神气,的确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宰相风度。后二句即景抒怀,这是秋天的一个凌晨,曙光已见,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