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三氧化二砷:砒霜;毒性强于五氧化二砷 * * * * * * * *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乳牙萌发:6个月-两岁半;恒牙萌发:6岁-12岁。 6岁前长期接触高氟水,易患氟斑牙,6岁后接触,氟斑牙风险很低。 * 有机磷为主,有机氯农药 土壤中农药残留,经食物链生物富集,提高几千、万倍 农药污染→食物→人体 (2)农药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 工业废渣 粪便 垃圾 收集、运出、无害化、综合利用 * * * 众所周知,元素周期表上最后一个元素是第118号元素,为惰性气体元素,由美俄科学家利用俄方回旋加速器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在2006年这一结果得到了承认,这枚118号元素的原子量为297,只存在万分之一秒。此后,118号元素衰变产生了116号元素,接着又继续衰变为114号元素。 常量元素 宏量元素(常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如氧、碳、氢、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均在0.03%~62.5%之间,这11种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的元素。如铁、硅、锌、铜、溴、锡、锰等。这些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5%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小,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包括: 宏量元素(11种),必需微量元素(18种)共计29种(概述有误) 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均在0.04%~62.8%之间,这11种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97%。 必需微量元素,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比较明确的是约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 疼痛(腰背部,大关节,酸痛,非游走,无红肿热) 神经症状(感觉麻木,蚁走感,肌肉松弛) 骨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软组织硬化) 骨质疏松 关节变形 硬化型 混合型 肾脏及其它损害 肾脏是氟的主要排泄器官,过量的氟对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产生严重损害,造成机体氟贮留而加重氟中毒。 过量的氟对机体的多系统器官都有损害作用如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六、地方性氟病的预防 1. 环境介质中氟的卫生标准 饮用水<1.0mg/L; 大气一次最高容许浓度0.02mg/m3 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0.007 mg/m3; 大米、面粉、蔬菜、蛋类≤1.0mg/kg,水果≤0.5 mg/kg, 肉类≤2.0 mg/kg 2. 地方性氟病的预防 改水降氟、改良炉灶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asis) 是由于某些地区居民长期从外环境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以末梢神经炎、皮肤损害和致癌作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地方性砷中毒分为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 在孟加拉、印度、中国、越南、泰国等国家都有流行。 据2013年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估计高达2000万之多。 流行区:台湾、新疆、内蒙、贵州、山西、陕西等地 Science. 2013, 341:866 二、砷在体内的代谢 (一)砷的吸收 1. 呼吸道:主要是燃煤污染型,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煤中含砷量较高,在没有烟囱的室内敞开燃烧,致使室内空气中砷含量急剧增高。经测定厨房空气砷达0.43mg/m3,客厅、卧室空气中砷在0.072-0.20 mg/m3之间。 2. 消化道: 饮用水、粮食、蔬菜中的砷以3价或5价砷的形式经消化道摄入后,大部分在胃肠道吸收。在消化道内5价砷较3价砷易吸收,无机砷较有机胂易吸收。砷在胃肠道吸收率可达95%-97%。 砷是人体的一种正常成分,人体内含砷14-21mg,占人体中微量元素的第12位。正常人的乳腺、甲状腺、胸腺、毛发、皮肤和骨骼中砷含量可达1.13-7.80 mg/kg。 每人每日摄入砷的总量一般不超过0.2mg,每日摄入无机砷的量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