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Tanzannia):“坦桑尼亚”一词分别由代表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词头Tan与Zan,加上斯瓦西里语名词自拉丁语借用的意指地名的后缀ia构成,意为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起来的国家。(裴善勤,《列国志.坦桑尼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P1)
坦噶尼喀(Tanganyika):坦喀尼喀得名于坦喀尼喀湖。1858年,英国探险家理查德.伯顿来到此湖区,从当地土著人中调查得知。“坦噶尼喀”源于班图语动词“Kutanganyika”,为“汇合”,“聚集”之意,指无数河流在此汇集成湖泊,许多部落在湖泊聚集生息。(裴善勤,《列国志.坦桑尼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P1)
桑给巴尔(Zanzibar):“桑给巴尔”一词来自于波斯设拉子方言,“桑 给”意为黑色人种,“巴尔”意指土地,全名意指黑人居住的地方或国家。在我国古书中也早有记载,称之为“僧祗”,“层拔国”和“层檀国”等。(裴善勤,《列国志.坦桑尼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P1)
奥杜瓦伊文化(Oldouai Culturre):非洲早石器时期的一种石器文化,发现于今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距今约260万年,延续约100万年之久,并在150万年前达到盛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卵石文化。奥杜瓦伊石器不但是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制造的最早石器,也是地球上发现的人类制造的最早石器,它比其他地区发现的最早石器早几十万年。(舒运国,《非洲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P4)
库什特人(Cushitic):坦桑尼亚最早生产粮食的族群。来自埃塞俄比亚,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从肯尼亚高原进入坦桑尼亚北部。在乞力马扎罗附近的恩戈罗恩戈罗以及北部高原和大裂谷等地方种植粮食。使用木材和石头做为生产工具。后部分被较晚进入坦桑尼亚的班图人和尼罗特人同化,部分返回埃塞俄比亚南部故地。今坦桑尼亚库什特人主要有伊库特族,姆布谷族,戈罗瓦族,布隆吉族和兰古族等。(伊.基曼博 阿.特穆,《坦桑尼亚》,商务印书馆,1973年12月,P21-23)
班图人(Bantu):公元前几个世纪,班图人从西部移入坦桑尼亚,他们使用铁,种植香蕉,促进了坦桑尼亚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农圭,布哈亚和乞力马扎罗南部坡地等现在坦桑尼亚人口最稠密地区的最早开发者。今有11大族分布在坦桑尼亚。(伊.基曼博 阿.特穆,《坦桑尼亚》,钟丘 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12月,P23-25)
尼罗特人(Nilote):从肯尼亚草原地区南下进入坦桑尼亚,比较偏重游牧生活。尼罗特人分为三支:第一支是“高原”尼罗特人,来自于肯尼亚西部高原,后裔是塔托加族;第二支是“平原”尼罗特人,以马萨伊人为主;第三支是“平原”尼罗特人,居住在维多利亚湖东部,以洛族人为主。(伊.基曼博 阿.特穆,《坦桑尼亚》,商务印书馆,1973年12月,P25-26)
鲁欣达王国(Ruhinda Kingdoms):公元1500年左右,在乌干达的布罗尼奥地区建立的基塔拉王国被推翻,统治阶层希马人南撤进入坦桑尼亚,前国王兄弟鲁欣达在西湖地区建立鲁欣达王国。鲁欣达王国实行王权制,酋长不仅掌握祭祀和礼仪,而且还控制行政。这与此前王族只掌管祭祀和礼仪的制度大有不同,这种集权变革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伊.基曼博 阿.特穆,《坦桑尼亚》,钟丘 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12月,P39-45)
保护制:坦桑尼亚西湖地区,统治阶层来自牧民,掌握大量牲畜,被统治阶级往往是从事农耕的农民。这些农民地位较低,财富较少,不得不向牧民提供服务,以获取某些权利如母牛使用权,军事保护权等。正是靠着保护制,鲁欣达的王权制度才能得以保存并向周边地区得以扩散。(伊.基曼博 阿.特穆,《坦桑尼亚》,钟丘 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12月,P43-44)
姆兰加(Mulan Jia):在坦桑尼亚东北部的北帕雷地区,15世纪格韦诺族建立起了自己的酋长国,由掌握冶铁技术的铁匠统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由铁匠控制的松散统治机制已经难以维持。于是基林迪人安戈维发动内战,将铁匠集团排出领导层,建立了格韦诺王国。安戈维的儿子姆兰加继任后,通过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姆兰加的改革极大的影响了坦桑尼亚的历史进程。(伊.基曼博 阿.特穆,《坦桑尼亚》,商务印书馆,1973年12月,P55-58)
母系继承制:在坦桑尼亚西部和中部,1800年以前,北尼亚姆维济的卡姆巴酋长国和南金布的尼桑巴酋长国等形成了母系继承制。母系继承制规定酋长由母系一族来继承,头人和其他职位实行父系继承制,享有世袭职位的人不能竞争酋长的职位,贵族妇女结婚后仍然留在本家族中。通过母系继承制,坦桑尼亚西部和中部的统治阶级得以维持存在。(伊.基曼博 阿.特穆,《坦桑尼亚》,钟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个人开通天然气委托书范本 .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 MG-WD系列采煤机说明书.doc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pdf VIP
- 安全牛:API安全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统考科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吴门验方》学习笔记.docx VIP
-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教程》第四册(WELearn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