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煤气化技术介绍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足 煤粉的干燥、制备、存储和输送、计量系统和调节控制系统复杂,比较容易发生故障,安全性及现场环境条件不如水煤浆湿法给料; 需要专门设置高纯度的N2或CO2制造和增压系统,耗电增多,并使空分系统复杂化; 一次性设备投资费用高。当气化的煤炭灰熔点较高(1500℃)和灰分含量较高(30%)时,气化炉的经济性会急剧下降。因而要求煤炭灰熔点FT1500℃,灰含量在8%~20%之间; Shell气化炉要把煤炭的含水量降低到很小的值(烟煤的含水量降至2%,褐煤降至6%),因此在煤炭处理的时候需要有烘干设备,不宜利用含水量较高的煤炭; 干法进料系统的粉尘排放远大于水煤浆进料系统; 气化炉结构过于复杂,加工难度大。 河南煤化集团煤化集团公司年产50万吨甲醇主装置 夜景 GSP 特点 进料方式:干法和湿法均有 气化温度为1300℃~1500℃ 采用气化室和激冷室结构 外壳为水冷夹套结构,减少 热损失,提高效率 内层分水冷壁和耐火砖两种 GSP气化技术最早是由前东德的德意志燃料研究所(简称DBI)从1975年起开发的能源技术,可用于处理固体燃料,尤其是低品位褐煤,后来几经易主,现已被德国西门子公司收购。 优势 气化炉内部采用膜式水冷壁,可承受高达2000℃的气化温度。对原料煤的灰熔点限制较少,可以气化高灰熔点的煤。 由于是干粉进料,粗合成气中有效气(CO+H2)浓度高,接近90%,CO2含量低。 气化效率高,原料煤及氧气消耗低。碳转化率≥99%,原料利用率高。 采用激冷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简单,装置投资少。 采用水冷壁副产低压蒸汽,通过监控水冷壁的出水温度,判断炉壁的挂渣情况,有利用于气化炉的稳定操作及延长设备的寿命。 组合式工艺烧嘴(点火及工艺烧嘴合一)及特殊的烧嘴结构,保证了气化较长的周期和较大的操作弹性。 经过冷激和洗涤,粗合成气含尘量低,同时有较高的水汽比,变换无需外补蒸汽。 组合式气化喷嘴结构示意图 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项目 恩德炉 1.煤气出口 2.人孔 3.炉身 4.耐温层 5.喷嘴 30°α 70° 朝鲜恩德郡七七联合化工厂20世纪60年代引进了德国的温克勒煤气化技术,当时温克勒技术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6.进煤口 7.圆锥筒体 8.喷嘴 9.圆锥筒体体内的保温层 10.出灰口 11.回收煤入口 12.点火孔 13.透灰孔 炉箅经常出现局部超温、结渣、偏炉现象,造成生产周期 短,运转率仅为68%; 炉顶带出物较多,碳利用率低; 余热锅炉位置不理想,积灰多效率低。 经过三项改造,形成恩德粉煤气化技术: 气化炉底部改成了特殊形状的锥体,以布风喷代了原有的炉篦; 在气化炉出口增设了旋风除尘器与返料装置; 改变了废热锅炉位置,减轻了煤气夹带的粉尘对废热锅炉炉管的磨损。 —喷嘴布风 —煤气带出物循环回炉 —气化强度大 —煤源丰富、价格低廉 —工艺简单 —操作弹性大 —维修工作量少 —自产蒸汽量大 —气化效率高 —煤气用途较广 气化炉 废热锅炉 高温温克勒(HTW)气化炉 最初由德国的莱茵褐煤公司为了气化褐煤对温克勒气化炉做了优化改进形成的新工艺。 提高了气化压力和温度;一级除尘器分离的含碳量高的颗粒返回到床内进一步气化;为了提高灰熔点在原料中配入添加剂。 —高温高压大大提高生 产能力,煤气质量提 高 —两级除尘使得碳转化 率上升至96% —助剂的加入,既可脱 硫,又可提高灰熔点 灰熔聚气化 所谓的灰熔聚是指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煤被气化后,含碳量很少的灰分颗粒表面软化而未熔融的状态下,团聚成球形颗粒,当颗粒足够大时即向下沉降并从床层中分离出来。其主要特点是灰渣与半焦的选择性分离,即煤中的碳被气化成煤气,生成的灰分熔聚成球形颗粒,然后从床层中分离出来。 和传统的固态排渣和液态排渣不同。与固态排渣相比,降低了灰渣中的碳损失;与液态排渣相比,降低了灰渣带走的显热损失,从而提高了气化过程的碳利用率,这种排渣方法是煤炭气化排渣技术的重大进展。 U-Gas 20世纪40年代,美国IGT公司开发的U-Gas技术,90年代曾被上海焦化厂引进,建了8台气化炉,但因工艺不成熟,一直不能正常运转。 经过70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于2008年在枣庄建成全球第一套商业化示范装置,试烧多煤种,成功气化。2009与河南义马集团签订合作协议,配套35万吨甲醇项目,去年下半年气化部分竣工。 灰熔聚气化(国外) — 煤种范围宽,一些黏结性不太大或 者灰分含量较高的煤也可作为气化 原料 — 碳转化率较高 KRW 灰熔聚气化(国外) 此法原为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为主开发的西屋法煤气化技术,后股权出让给凯洛格公司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