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学年度上学期武汉二中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卷
2012学年度上学期武汉中七年级语文考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考查(15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深邃(shuì) 簇拥(cù) 跻进(jǐ) 矫正(jiǎo)B.蜕变(tuō) 倔强(jiàng) 玷污(diàn) 逾越(yù)C.诅咒(zǔ) 警惕(tì) 淳美(chún) 猝然(cù)D.悲恸(tòng) 颠簸(bō) 折腾(zhé) 耸动(sǒng)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刹那 浩渺 晨曦 五彩缤纷B. 睿智 亨誉 憧憬 义无返顾C. 矫正 瞩目 蕴藏 依依相随D. 号啕 畸形 悉心 郑重其事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⑴理想使你微笑地 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⑵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 着自己不断前行!⑶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⑷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 成器。A.观察 驱赶 安逸 铸造 B.对待 驱赶 安静 打造C.观察 鞭策 安静 铸造 D.对待 鞭策 安逸 打造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B.经过语文老师的精心讲解和有效训练,终于让我们很快掌握了记叙文审题的方法。C.为了防止这种病再次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D.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热爱大西北、认识大西北、开拓大西北。5.下面哪句话还原到语段中是正确的。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现代文阅读(分)、文言文考查(9分)
蔡磷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yù)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niǎn)而致之。注释:①诺责:诺言和责任 。②敦:重视 ③风义:情谊。④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何,其人亡(死) B.归之(回去)C.且父未尝语我也(曾) D.卒辇而致之(送达)7、与“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中“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C.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D.吾欲辱之,何以也? 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敦风义”。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而不是写在纸上。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实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三、翻译和默写(12分)9、翻译上文划线的句子(4分)⑴、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⑵、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10、古诗文默写(8分)⑴、,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泊秦淮》)⑵、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⑶、《泊秦淮》两句“,。”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忧虑。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8题。(分)
向生命鞠躬
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