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 艾滋病的危害 1、对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2、对他人的危害:感染者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3、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艾滋病毒仍然属于一项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至今已造成3600多万人死亡。 2012年,约有3530(3220–388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受到的影响最重,每20位成年人中几乎就有1人携带艾滋病毒。所有艾滋病毒携带者中有69%的人生活在这一地区。 /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0/zh/index.html 我国艾滋病感染现状 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8万人;艾滋病(AIDS)病人15.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0.046%~0.070%)。 估计2011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4.8万人(4.1~5.4万人),2011年艾滋病相关死亡2.8万人。 在78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异性传播占46.5%,经同性传播占17.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28.4%;经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占6.6%;经母婴传播占1.1%。 海南省艾滋病感染现状 截止2013年10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707例,位居全国第27位。其中报告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 1128例,死亡报告579例。近三年来我省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数逐年上升,累计感染病例达75例,新发例数分别为16、14和29例。因此,加强初中以上青年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日常接触不传播 这样接触很安全 体液中的HIV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 其中主要是: ①坚持洁身自爱,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②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③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④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⑤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⑥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⑦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科学理性对待艾滋病患者 科学理性对待艾滋病患者 (1)心理对等:一定要做到心理上的对等。不能从内心里歧视对方,他们也需要你的关心与尊重 。 (2)要正确地获取关于艾滋病防护的基本常识,并将掌握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既要关心艾滋病患者,也要做好自我防护。 (3)患艾滋病之后,情绪特别低落。这时候,鼓励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地把他们介绍给自己身边的朋友认识,他们也很孤独,也渴望朋友和友情。不要轻易地拒绝他们,排斥他们! 小结 相关网站 世界卫生组织: 卫计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南省卫生厅/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了解艾滋病远离艾滋病 2013年12月13日 * 正确认识和理解艾滋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关爱生命、远离艾滋病。 认知 价值 判断 行为表达 目标 * * 认知与理解目标 情感与体验目标 技能与方法目标 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及其发病机制 理解艾滋病传播的基本途径方法 认识艾滋病对人体危害及流行的严重性 树立对待艾滋病的正确态度,增强预防意识 能够自主探究有关艾滋病的问题 养成正确的生活技能,远离艾滋 三维目标 主要内容 4 1 2 3 5 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理性地对待身边的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潜伏期 平均为8~10年 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长短不同 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的状况、病毒的毒力、数量等有关 没有特异的症状 通过实验室可检测出HIV抗体阳性 具有传染性 发病期 早期:一般无特殊症状,有的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