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ound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8.2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或SCFE)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以达到分离或提纯的目的。 是一种物理分离和纯化方法。 由于超临界流体在萃取和分离过程中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使SFE具有一些传统分离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该分离技术在近20多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已建成多项工业装置,在医药、食品、化工、生物、环保等领域中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 操作温度和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接近 SCF的化学性质与待分离溶质的化学性质相近(相似相溶)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1)在天然产物和食品工业中 珍贵动、植物油的萃取(大豆、向日葵、可可、咖啡、棕榈等的种子、鱼油、肝油等);从茶、咖啡中脱除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对人体新陈代谢有着广泛的影响,茶叶中富含咖啡因,约占干物量的2%-5%,生产脱咖啡因红茶),从烟草中脱除尼古丁;香料、风味料的萃取,从啤酒花中提取α-酸和β-酸(可消除农药的污染),天然精油;植物色素的萃取及各种物质的脱色、脱臭。 (2)在化工和石化中 精细化工应用较多,已实现初步工业化,如从微生物发酵干物质中萃取亚麻酸,从单细胞蛋白游离物中提取脂类,在抗生素纯化中脱除丙酮、甲醇、乙酸乙酯等溶剂。 在石油化工中,直馏渣油或裂化渣油溶剂脱沥青是采用高压液态溶剂萃取后,萃取相和萃余相分别加热达到溶剂临界点,再蒸发回收溶剂并分离溶质的等压升温过程。目前我国有类似工艺装置20多套,采用丙烷(丁烷、戊烷)的渣油脱沥青和润滑油精制装置。 (3)在废水处理方面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有机氯化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及其他农药成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废水中污染物。 * *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是指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温度TC及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 兼有液体和气体的优点,既具有气体粘度小,扩散系数大,又具有液体的密度大从而溶解能力较大的特点。换言之,SCF不但具有类似于液体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而且传质速率较大,从而具有很快趋于萃取平衡的能力。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10-1 10-3 10-5 扩散系数/cm2.s-1 10-5 10-4-10-5 10-3 黏度Pa.s 10-3 0.1-0.5 1 密度g.cm3 气体 超临界流体 液体 性质 气体 三相点 固体 液体 临界点(TC,PC) SCF T P TC PC 0 -60 20 100 0 5 30 20 10 40 纯CO2温度、压力和密度关系 B ρ=1200 1100 1000 900 800 200 100 700 600 500 400 300 超临界流体 温度/℃ 压力/MPa 超临界流体 在临界点附近,很小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将使SCF的密度和溶解能力有很大的变化 超临界流体的溶剂强度取决于萃取的温度和压力 只需改变萃取剂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把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按在流体中溶解度的大小先后萃取出来。 ①在低压下弱极性的物质先萃取,随着压力的增加,极性较大和大分子量的物质被萃取,所以在程序升压下进行超临界萃取不同萃取组分,同时还可以起到分离的作用。 ②温度变化体现在影响萃取剂的密度与溶质的蒸汽压两个因素,在低温区(仍在临界温度以上),温度升高降低流体密度,而溶质蒸汽压增加不多,因此,升温时可以使溶质从流体萃取剂中析出,温度进一步升高到高温区时,虽然萃取剂的密度进一步降低,但溶质蒸汽压增加,挥发度提高,萃取率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③除压力与温度外,在超临界流体中加入少量其他溶剂也可改变它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其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通常加入量不超过10%,且以极性溶剂甲醇、异丙醇等居多。加入少量的极性溶剂,可以使超临界萃取技术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极性较大化合物。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 化学稳定性 临界温度适中,最好在室温附近或操作温度附近 操作温度低于溶质的分解变质温度 临界压力不太高 选择性好 溶解度高 价廉 无毒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非极性溶剂,但在7.0-15.0 MPa之间,密度和介电常数随压力增大而急剧增大,从而对极性物质也有一定的溶解能力(溶剂的极性是随介电常数增高而增大的) ,在压力为8-40MPa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 临界温度:31.05℃ 临界压力:7.39MPa 适用:热敏性物料、食品、药品等的提取 二氧化碳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 在SFE工艺中,首选的温度和压力区间为: 0.9<Tr<1.2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