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12古玉各论重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古玉各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起始期——新石器时代到夏代 衰落期——商周时期 鼎盛时期——战国时期到汉代 仿古期——唐~清代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玉器总体的风格特征 二、辽河流域 1、辽河流域出土玉器特征 2、沈阳新乐文化遗址 3、赤峰红山文化遗址 三、黄河中下游流域 1、黄河流域出土玉器特征 1、黄河流域出土玉器特征 2、河南仰韶文化遗址 3、山东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 玉璇玑 穿孔玉斧 穿孔玉斧 人面形饰 玉铲 玉串饰 玉人头饰 兽面纹玉奔 冠状玉笄(ji) 复习思考题 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不规则的圆形或方形、长方形,还有内圆外方器呈圆角梯形,中心钻圆孔,边沿薄,中间鼓起,表面琢磨不平; 动物饰玉器或玉动物中仅有玉鳌运用写实手法雕琢,形象逼真,其他都采取写意的手法简化表现,玉猪龙由猪首与蛇身组合,猪首经简化局部强调; 玉兽头玦之兽头圆眼、阔口、竖耳,似虎,勾身似蛇演化,两种玉雕均为两种动物组合而成使红山文化玉器雄伟粗旷、简练清晰,令人一目了然,其神秘气氛仍十分浓厚。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碳14年龄揭示,公元前7350年的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我国最早的玉器(绿松石制作的玉坠和玉珠)。 中期:距今7000~6000年河南仰韶文化遗址 中晚期:距今6300~4400年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 晚期:距今约3500年的甘肃齐家河文化遗址 公元前2200~1900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 (1)玉器种类以工具和礼玉为主,佩饰为辅。 礼玉:璧、琮、璜、牙璋、圭、环; 工具:刀、铲、斧、戈、戚、锛、钺; 饰玉和实用玉器:人头饰、动物、镯、指环、臂环、梳、簪、玉含等。 (2)玉质多样,以本地产为主。 如绿松石、独山玉、蛇纹石玉、蛋白石、青玉、莱阳玉。 (3)工艺表现为精美的纹饰、光滑的器面、自然流畅的线条为特征。 玉牙璋??齐家文化 玉琮 齐家文化 三璜合璧 齐家文化 仰韶文化自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后,至今已先后发掘1000余处,出土大量的陶、石、骨、牙、蚌等材质器物,玉器都为小形装饰器物,如临潼姜寨两件绿色玉坠,器身平薄、造型完整、打磨光滑、穿孔吊挂。 仰韶文化晚期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发掘出由和田玉制的玉斧和南阳黄山遗址中的独山玉斧,其意义: (1)仰韶文化的晚期,和田玉已经进入中原?; (2)在意识形态中具有重大飞跃的体现。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的鲁苏豫地区,距今约6300年至4400年,此后过渡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遗址中具象征意义的玉制工具(斧、铲、锛、刀、镰)明显增多,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在人们生活中已占有主导地位。 大汶口文化 径8厘米,1978年山东滕县出土,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出土时已断为两块,器体扁平,中央有一大圆,外缘有三个形式相同且向同方向旋转的锯齿形脊牙,三个脊牙间又有三齿为一组、形状相同的牙饰,共四组。全器共计3组大牙,12组小牙, 36个牙饰。 大汶口文化 长17.8厘米 厚0.9厘米 刃宽7.2厘米 孔径1.2厘米 1959年山东泰安 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 现藏山东博物馆 大汶口文化 长19.8厘米 刃宽9.1厘米 厚0.5厘米 1960年山东曲阜出土 现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大汶口文化 高3.2厘米,宽3.9厘米, 山东滕县大汶口遗址出土, 山东省滕县博物馆藏 是人形在玉器中出现最早的一件,为仅有的一件传世品。橄榄形眼,线状 眼珠,三角形鼻子,并与眼睛相连,椭圆形嘴巴。 大汶口文化 长19厘米, 厚0.7厘米, 1959年山东滕县大汶口遗址10号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1971年出土于山东邹县野店大汶口文化遗址,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由单环、双环、四联环 及绿松石坠等件玉饰组成。单环直径3-5.1厘米,双环长6.8厘米,四联环长4.8厘米, 绿松石坠长3厘米。器体琢磨光滑,形状不规整,出土时置于人头骨上。 龙山文化 4.5厘米 陕西神木出土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 * 青玉兽形器 红山文化 玉人 商 白玉镶金镯 唐 青玉桥形笔架 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第三节 夏商周时代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 第五节 两汉时代 第六节 晋-唐时期 第七节 宋辽金时代 第八节 元代 第九节 明清时代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制玉的历史距今有8000多年。 古玉器的制作和发展过程是曲折而缓慢的,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文化内涵。 作为文物的玉器,它还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人,从简单的生产工具到作为美化生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