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高郯13130801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习报告高郯131308014

林州自然地理 实习报告 班 级: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学 号: 131308014 姓 名: 高 郯 指导老师:张吉献、焦士兴、张宏亮 2014年11月17日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目录 1.引言 1 2.林州概况 2 2.1自然地理概况 2 2.2经济地理概况 3 2.3气候特征 4 2.4水文特征 5 2.5交通状况 5 3.地质与构造 6 3.1地层 6 3.1.1太古界 6 3.1.2元古界 8 3.1.3古生界 9 3.1.4中生界 14 3.1.5新生界 15 3.2构造 17 3.2.1断层 17 3.2.2节理 19 3.2.3褶皱 20 4.地貌形态 20 4.1悬崖、峡谷 20 4.2缓坡 20 4.3陡崖 21 4.4岩柱、溶洞 21 4.5河漫滩、阶地 21 4.6洪积扇 21 4.7喀斯特地貌 22 5.水文 22 6.岩性与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的关系 23 7.人文 25 8.实习感受 26 1.引言 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尤其是地质和地貌,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自然地理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和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自然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实践学习这一环节。 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是实习的首选之地。因此,2014年10月21日至10月25日,在张吉献老师、焦士兴老师、张宏亮老师、张志高老师、刘青利老师和赵丽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林州进行了愉快的、难忘的为期五天的自然地理实习。通过林州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可以加深巩固读对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自然地理各组成部分要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掌握综合分析、观察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键。 实习时间:2014年10月21日——25日 实习地点: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区 实习对象:野外地质地貌水文等 实习目的: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掌握初步观测和分析实地地质、地貌等的野外考察方法的目的 实习线路:(1)学校南门—蜜蜂山—合涧镇合涧桥—合嘴公路处的金虎山—石钟处—西河右岸 (2)水河村—八达村西头小石桥—花园学校南侧山谷中 (3)水河村—桃园渡槽—天平山风景区—黄华—三孝桥 (4)水河桥—任村—红旗渠—太行山大峡谷--石板岩—太行隧道— (5)水河村—南景色—洞上村--淇河大桥 实习者: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班 指导老师:张吉献、焦士兴、张宏亮、刘青利 2.林州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林州位于太行山麓下,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北纬36度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南到东部丘陵与太行山相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的中央。盆地海拔高450米,盆内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盆地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的制约,并为断层抑制,平均高出盆地400-500米;盆地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林州的太行山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的时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多公里。东北-西南走向,局地近于南北走向。太行山北高南低,海拔1600米左右,与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组成我国第二、第三阶级分界线。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由黄土高原过渡到华北平原。 2.2经济地理概况 林州市红旗渠的故乡,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1994年元旦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建国以来,林州逐步已发展为建筑之乡、旅游胜地和投资创业的热地。经济发展迅速,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各市县之首。林州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并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市)。林州投资环境优越。工业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以冶金、机械铸造、建材、轻工纺业、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2种。交通便利,新河、安林、合嘴三条省级干线公路贯穿全境,东距1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