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及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docVIP

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及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及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及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氟里昂和氮氧化物   破坏平流层中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来源主要可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大量放出的致冷剂氟利昂和灭火剂哈龙。 2)大型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底部)高空频繁飞行,排出大量NOx、COx和HC。 3)核爆炸。核试验中有大量污染物进入平流层,核爆炸的火球能从地面直达30~40km的高空,并将大量NO2带到平流层。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份报告认为,臭氧层破坏的原因90%归因于氟利昂和哈龙气体,其次是氮氧化物,尤其是N20和NO。其种类和来源见下表:    表:大气中对具氧层有严置影响的物质及来源 化学物质 来源 臭氧破坏系数 CFC-11(CFCl3) 用于火箭的燃料气溶胶、致冷剂、发泡剂及溶剂 1.0 CFC-12(CF2Cl2) 1.0 CFC-22(CHF2Cl) 致冷剂 - CFC-113(C2F3Cl2) 溶剂 0.8 甲基氯仿(CH3CCl3) 0.1 四氮化碳(CCl4) 生产CFC及粮食熏烟处理 1.1 哈龙-1301(CF3Br) 灭火器(汽车及重要建筑物zh中) 16.0 哈龙-1211(CF2ClBr) 4.0 哈龙-2402(C2F4Br2) 6.0 氯化氮(NOx) 工业活动副产品、汽车及飞机等排放气、核爆炸 - 二氧化碳(CO2) 矿物燃料燃烧产物 - 甲烷(CH4) 农业、畜牧业及采矿活动的排放物 - ????    ??? 氟里昂是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不易燃又容易液化的气体。氟利昂代号CFC是氯氟烷烃的商品名,常用放在CFC后面的数字构成某种组成氯氟烃的代号,数字的含义是:个位数代表氟原子数,十位数代表氢原子数加一,百位数代表碳原子数减一。用氟利昂做致冷剂的优点是:沸点低、易液化;无味、无毒;不腐蚀金属;热稳定性好,不会燃烧和爆炸等。氟利昂的这些优越性能,使它在致冷剂中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很适宜用于电冰箱和空气调节器中。 ??? 哈龙是含溴的卤代甲烷和卤代乙烷的商品名称,是英文Halon的音译。哈龙类物质的化学式按碳、氟、氯、溴原子个数顺序组成四位数,放在哈龙的后面,构成某种哈龙的代号。哈龙是高效灭火剂。   因为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的硝酸盐经反硝化菌的脱氮作用,约有5%~20%的氮转变为N2O,它是一种惰性气体,在大气中能存在很多年,且不为雨水所冲刷,与氟利昂和哈龙一样可以顺利地扩散到平流层,参与一系列破坏臭氧层的光化学反应。 ??? 因阐明臭氧空洞的成因与危害而荣获199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Rowland教授于1974年首先提出氟利昂等物质破坏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的理论。由于氟利昂很稳定,在低层大气中可长期存在(寿命约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还未来得及分解即穿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包括上表中除氟利昂外的其他物质,如N2O、哈龙等),在短波紫外线的作用下分解成ClOx(Cl、ClO)、BrOx(Br、BrO)、NOx(NO、NO2)、HOx(H、HO、HO2)等,这些物质(以下反应式中用Y代表)可起连锁催化作用,促使O3分解。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催化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Y+O3?(O(O2((O(O?(O2( (((((((O+O3?O2, 这样,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物种Y本身不变。反应中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万个O3分子,溴原子破坏臭氧层的能力还要强。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