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VIP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两部史书堪称“史学双璧”,一部是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另一部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论语》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宋神宗给《资治通鉴》做的序。《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毛泽东主席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贾思勰 D.郦道元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史记》——司马迁,《齐民要术》——贾思勰,《水经注》——郦道元。 3.(2015·重庆中考)右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拓展延伸】区别编年体、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   (1)编年体是一种按照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它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让人们很容易看出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   (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指皇帝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是将相和名人的传记。   (3)通史是指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   (4)断代史是一朝一代的历史,如《汉书》《宋书》等。 4.(2015·泰安学业考)《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史记》和《资治通鉴》所记述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故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两部史书都能查阅到。 5.从文学作品看宋人恐怕是迄今为止最多情的。试读“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时期最耀目的文学体裁是 A.赋 B.诗 C.词 D.小说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在文学体裁方面,宋代的词比较繁荣。题干中的“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等,均是宋词的佳句。 6.宋代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之高。下列哪一作品是苏轼的 (  ) A.《声声慢·寻寻觅觅》 B.《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C.《念奴娇·赤壁怀古》 D.《霓裳羽衣舞》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词,A、B、D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辛弃疾、唐玄宗。故选C。 7.读《声声慢》,忍不住叹她前后反差强烈的人生际遇。《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是一种表达不出的痛,一呼一吸都会牵扯到的痛。文中的“她”是 (  ) A.武则天 B.黄道婆 C.李清照 D.王安石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声声慢》《一剪梅》是李清照曾填过的词。其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李清照词中的名句。故选C。 8.辛弃疾(如右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 (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C是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的句子。A、B、D的作者分别是屈原、杜甫、李清照。 9.“……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请你判断这部戏剧应该是 (  ) A.《资治通鉴》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窦娥冤》 D.《早发白帝城》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奇冤”“戏剧”,可知是关汉卿的《窦娥冤》。 10.(2015·海南中考)汴河桥上人头攒动,京城上下熙熙攘攘;城市商业繁华喧嚣,市民文化高度发达。这是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的 (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人及其著作的识记。《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著名画作,故选C。 11.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