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和隶书 草书、楷书和行书 课堂小结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文祖字圣史皇仓颉 仓颉[jié],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陕西省白水县人,相传为轩辕黄帝左史官。 仓颉纪念堂 仰观奎星圆曲之势,府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文。 ——《论衡》 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 文字的演变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用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 甲骨文 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我国文字起源很早。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陶器上刻画符号表 二里头遗址出土 殷商武丁早期征讨卜辞(龟腹甲、正反各卜五次) 西周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主要在陕西岐[qí]山(即周原)出土。现在已发现甲骨约一万七千多片,有刻辞的甲骨二百九十片左右,共九百多字。为西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资料。 周人占卜甲骨 渔 家 乐 舟 来 去 生 鱼 酒 归 莫 问 方 出 射 鹿 月 明 古 人 而 自 鸡 不 学 川 朋 为 今 用 洋 中 百 花 齐 放 鸟 山 幽 门 老 西 陈 出 新 东 雨 又 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甲骨文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好吗?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理由: 1.甲骨文已相当成熟和完备,不是起源时期的、亦 即很原始的文字。 (从甲骨文单字的数量、构字形式的多样性与成熟性说明甲骨文 的成熟性和完备性) 2.早于甲骨文的早期文字或疑似的早期文字已发现。 3..…… 金文 商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铭文、钟鼎文)。 司母戊鼎:商朝 后期。立耳,长方形 大鼎,用作炊食具或 祭祀时放祭品的礼器。 1939年在河南省 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 出土。 鼎重832.84公斤, 高1.33米,口长1.1米, 口宽0.79米,壁厚0.06米。腹内壁有“司母戊”铭文,故名。鼎外壁铸有云雷纹、虎纹、人头纹、夔纹等,并组成精美整体图案。 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散氏盘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了贵族之间移付田地的约契,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 小篆和隶书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调兵虎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 前259~前210 姓嬴 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 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汉代蔡邕[yōng]《熹平石经》(隶书) 甘肃《武威汉简》(隶书) 秦时隶书逐渐流行,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程邈[秦朝狱吏]使隶书规范化。 草书、楷书和行书 东汉张芝草书 张芝(?~192),字伯英,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书法家,善作草书,人称“草圣”。临池书写,池水为之变黑。 临池学书 钟繇[yáo]·宣示表楷书 王献之楷书 344~386,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任魏太傅,对楷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王羲[xī]之行书 王羲之手迹(鹅)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 号澹斋 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后人尊为“书圣” 1.我国文字的起源 2.甲骨文的概念 3.甲骨文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中的地位 4.甲骨文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甲骨文 1.金文的概念 2.金文的价值 金文 1.秦朝统一后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 2.汉朝时书写更简便的隶书广泛使用 小篆和隶书 课堂小结 1.草书、楷书、行书的出现 2.草书、楷书、行书的成熟 草书、楷书 和行书 学习与探究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