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表单MicrosoftWord文档讲述.doc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表单MicrosoftWord文档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消化性溃疡A1期、A2期的患者。 一、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滞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编码为:R25.901、K26.901、K2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2、疾病分期 (1) A1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2)A2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3)H1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满、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4)H2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5)S1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6)S2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肠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证候: 肝胃不和证 脾胃不和证 脾胃气虚证 脾胃虚寒证 肝胃郁热证 胃阴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肠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和“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疡(消化性溃疡)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疡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编码:K25.901、K26.901、K27901)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A1期、A2期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特殊原因的消化性溃疡,如胃泌素瘤等;有溃疡并发症者,如出血、穿孔、癌变、幽门便阻等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 (3)感染性疾病筛查(甲、乙、丙、戊肝、梅毒、艾滋病检测)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X线片 (6)X线钡餐 (7)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 (8)幽门螺杆菌检测 (9)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筛查等。 (八)治疗方法 辨证选择口报中药汤剂,中成药: 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 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 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 肝胃郁热证:疏肝泄热。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 2、针灸治疗 3、中药穴位敷贴 4、热敷灸疗法 5、其他疗法(胃镜下治疗) 6、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胃痛消失,反酸、嘈杂、纳呆、嗳气等主要症状好转。 2、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或溃疡面缩小大于50%。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或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疡(消化性溃疡)(ICD-10编码:K25.901、K26.901、K27.901)的患者。 患者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岁 门诊号:____ 住院号: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日 出院日期:____年__月__日 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住院日:______天 时间 _____年__月__日 (第1天) _____年__月__日 (第2-7天) _____年__月__日 (第8-14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防治并发症 □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注意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完善入院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